2024-10-16 11:30:17 | 橘子网
橘子网(https://www.tiejuz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和专项有哪些不同的相关内容。
强基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的不同如下:
橘子网
1、招生对象:强基计划招生对象为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拔尖的考生,简单的说,就是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或者在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奖项的考生,银牌以上奖项可以破格入围校测。高校专项计划严格审查考生的学籍和户籍,实施区域内且符合要求的农村考生报名参加。
2、报名时间:强基计划是预计3月底开始报名,4月为报名高峰期。 高校专项报名则是多从4月份开始,且简章集中发布,报名时间较短。
3、招生范围:强基计划是针对全国招生,而高校专项报名则是实施区域内符合学籍和户籍要求的成绩优秀的农村考生。
4、录取方式:强基计划是按照高考成绩85%,校测成绩15%(南开大学高考成绩90%,校测10%)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择优录取。高校专项计划分为降分录取(如清华、北大等安排校测的高校)和择优录取(没有校测的学校按照考生高考成绩择优录取,成绩不低于本一分数线)
注意事项:
强基计划、高校专项计划报名不冲突,符合条件的考生都可以报名,增加升学机会。需要注意的是,强基计划录取批次在高校专项录取的批次之前,报名前需要综合考虑。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入围分数线2020年度强基计划36所大学的入围分数线(理工类)如下:1.北京大学:570分2.清华大学:555分3.复旦大学:550分4.上海交通大学:540分5.浙江大学:530分6.南京大学:525分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22分8.同济大学:517分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16分10.北京理工大学:515分11.哈尔滨工业大
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强基计划的意思是什么强基计划也叫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教育部为了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而展开招生改革工作。强基计划面向的是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目的是解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水平人才紧缺问题。强基计划的招生办法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由本人提出申请,于2020年4月
强基计划招生条件高三考生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之一是高三考生必须具备报名资格,因为强基计划主要针对高中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必须符合高考报名条件,参加高考。有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比赛的获奖记录证明自己有学术特长等。申请强计划的条件之一是要有省级竞赛或五大学科竞赛的获奖记录,以证明自己的学术特长。因为强基计划
2023年高考强基计划2023年的高考强基计划是我国教育部为推动高中教育质量提升和培养全面素质人才而制定的重要政策。该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领导潜力的杰出人才,同时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全民素质。下面是对该计划的详细解读。**一、培养方案**高考强基计划强调“全人教育”理念。学校需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放在教学任务的首位,鼓励学生在不同场合进行实践和创新。教育部
高考强基计划什么意思高考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形成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旨在选拔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为国家智能科技、国家安全、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领域输送人才。强基计划提供高考低分进入985名校的机会,分为两类招生对象,依据高考成绩或学科领域竞赛成绩。入围比例与学校分省分专业计划数相关,高考成绩优秀者可四倍入围,竞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审通过率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86分,录取率为3.65%。强基计划的通过率并不算太高,虽然从强基计划成立之初到现在,每年录取的人数是有所上升的,但是从实际录取的情况来看,强基计划的录取率在年份和专业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以2022年为例,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86分,录取率为3.9%。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86分,录取率为3.65%
强击高考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强击高考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介绍如下:强击高考强基计划是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释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
高考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强基计划是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很多人大都知道,合理安排招生专业。截止到2022年,全国39所985高校全部加入了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主要有三大优势:1.一流的人才培养机制首先
2024-10-30 15:21:06
2025-01-15 22:37:02
2024-11-22 12:48:31
2025-02-25 16:31:58
2024-11-03 04:24:22
2024-12-18 04: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