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医学院怎么样?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泸州医学院怎么样?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泸州医学院怎么样?
【泸州医学院】(LuZhou Medical College)
泸医精神:团结奋斗 艰苦创业
泸医校训:高尚医德 精湛技术 健壮体魄 服务人民
泸州医学院是四川省省属高等院校,坐落在川、渝、滇、黔结合部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泸州市。学院始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1959年升格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泸州医学院。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3年获准成为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200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被评为优秀等级。
(一)办学规模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0余人,其中留学生292人,研究生759人,本科生11,382人,成人教育脱产生200余人。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生源丰富、质量好,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0%以上。2006年起
口腔医学和
麻醉学专业在川、渝两地纳入一本招生。
(二)学科专业
学院现有16个二级院(系):
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口腔医学院、
护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外国语学院、
药学院、继续
教育学院、麻醉系、医学检验系、医学影像系、公共卫生系、
生物医学工程系、
法学系、体育系。设有临床医学、
中西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
护理学、
英语、药学、
中药学、
预防医学、医学检验、
医学影像学、法学、
市场营销、
公共事业管理、
社会体育、
生物医学工程等16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文、法等学科门类。其中,临床医学和麻醉学专业是四川省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省首批品牌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法学专业是我院校级品牌专业。学院有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17门,校级精品课程27门。
学院现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医学电生理实验室、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感染与免疫实验室;省级基础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实验中心;四川省
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生理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内科学、外科学、
儿科学、神经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眼科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麻醉学、口腔临床医学、中医内科学、
针灸推拿学、药理学。其中,内科学(传染病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学)、外科学(血管外科学)、外科学(肝胆外科学)、中医内科学(脾胃内科)、中医内科学(肝胆内科)等8个学科为省、厅级重点及重点建设学科。
(三)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目前,有专任教师874人,另有直属附属医院医师504人承担临床教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兼职教学人员近2,000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正高职称的110人,副高职称的226人,中级职称的24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1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有硕士生导师245人,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8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5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2人,获省、市、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49人,获国家、省部级表彰38人。
(四)教学设施
学院现有忠山和城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983,854 m2。校本部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240,674m2,学生宿舍建筑总面积108,455m2,运动场地总面积69,386 m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108万元,多媒体教室74间,语音室13间,教学用计算机2,123台。图书馆建筑总面积为28,212 m2,馆藏文献143.88万册(含电子图书58.19万册)。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三级以上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附属医院开放床位9,844张;有三级乙等及以上临床教学医院20所及其他稳定的校外专业教学实习基地15个。
(五)教学改革
为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学院实施了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在三个层面上对本科教学进行了改革:一是加强了学科建设,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强化专业基础,修订和完善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和加强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临床应用能力的培养;二是进一步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了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的建设,加大了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建设和应用;三是进行了学分制的教育管理改革,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健全了各项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在近两次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学院获一等奖1 项,二等奖5 项,三等奖 6项。
(六)科学研究
学院现有心血管医学研究所等16个省级、院级研究机构。其中,作为四川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高校重点实验室心肌电生理实验室、省重点学科传染与免疫研究室具有较高水平。近三年,学院获得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253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0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8项,省高等教育学科优秀科研成果4项,国家专利授权8项;出版学术专著44部,发表论文2,919篇,其中核心期刊453篇,SCI收录论文19篇。200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首次获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资助1项和“十一五”重大攻关项目1项,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200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3项,参加了“十一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大骨节病综合防止研究”;科研的立项及获奖的数量、级别逐年提高。
学院主办有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并获得国际文献检索系统CODEN代码和国家科技期刊统计源的《泸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经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我国西部地区第一份医学与法学交叉渗透、相互结合的学术性季刊《医学与法学》杂志创刊发行。
(七)医疗服务
学院三个直属附属医院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医疗、科研、教学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连上台阶,早在20世纪60年代,附属医院率先在四川省成功开展断肢再植手术;70年代末继华西医科大学之后在四川省第二家成功开展器官移植手术;2004年、2005年相继成功开展四川省首例连体婴儿分离术、心脏移植手术,是川、渝、滇、黔结合地区的医疗、教学、科研中心。
(八)对外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学院加强了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日本、德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医学教育、医疗卫生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联系,并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援外医疗工作成绩显著。学院聘请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医学遗传学家吴旻教授为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口腔医学专家邱蔚六教授和美国国家健康总所糖尿病、消化病及肾病研究所哺乳类遗传实验室主任、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邓初夏博士为客座教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著名法学专家梁慧星教授为兼职教授。通过扩大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学院教学、科研、医疗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九)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了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关制度和工作机制,为学院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学院党委进一步切实加强和改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加大了学生政工干部队伍的培养力度,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保证。学院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以第二课堂教育活动为主要手段,加强了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学院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生动多样的学生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学院校风、教风、学风良好,各级领导班子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广大教职医护员工勤奋工作,学生刻苦学习,学院各项工作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面对西部大开发和高教大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需求,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对我院办学的定位,学院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大力推进质量立院、科技兴院和人才强院战略,全面提高学院的教学、科研、医疗和社会服务的整体实力和水平,为把学院建设成为 “学习、和谐、奋进、品牌”的高水平医学院校而不懈奋斗。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一所综合性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名城泸州市,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长江之滨,是省级
园林式单位,教读条件十分优越。学院占地面积522.5亩,校舍建筑面积155676平方米;按照校园规划和土地预留,学院占地将扩展到1000亩左右。 学院荟萃着光荣传统、优良校风和高等教育办学经验。其前身泸州师范学校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名校,泸州教育学院拥有数十年的高等教育办学底蕴、四川省水利机电学校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院拥有先进、完备的教学、文化、体育、生活设施和教学仪器设备。现代化图书馆面积8879平方米,适用藏书24.5万册,各种期刊801种;建有标准田径运动场及标准网球场、艺术中心、练功房等,有优越的现代教育技术条件,建有计算中心、电教中心、语言室;建有综合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实作场、加工车间,仪器设备装备精良。另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2个。有配套设施完善、现代化装备的学生公寓、食堂。教学及生活设施齐全,能够满足教学、实验实习、生活、体育锻炼的需要。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教职工413人,其中专任教师293人。专任教师中,博士、硕士(含在读)51人,正副教授77人,讲师(含工程师、实验师、
会计师、律师等)133人,长驻外籍教师4人。 学院秉承“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专业技能,造就优秀人才”的办学理念,以“自强不息,勤奋敬业”为校训,致力于培养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高等职业教育成就人的才能、提升人的品位、改变人的命运的作用,培养既能在一线顶岗上岗,又有较高综合素质,能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的技术指导和管理的实用人才。 学院现有
电子信息工程系、机械电力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环境与
化学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外语系、人文社科系、艺术体育系、中专部、成人教育处共十个教学系部。开办电子信息、计算机、管理、机械、土建、电力电气、教育文化、化工制药和师范等类别的高职专科教育专业26个,我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500人,其中专科学生4700人。 学院坚持以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为中心组织教学,对学生进行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要求每个学生在毕业时必须取得“双证书”(即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学院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的挂牌单位,能承担计算机及信息、机械及制造、管理及服务、电子电工、建筑、教师职业技能等6大类别的职业技能鉴定。学院拥有注册会计师、企业管理培训师、Adobe公司平面设计工程师、建筑
工程造价师、
建筑设计师、水电工程师等等一大批“双师型”教师,能全面承担“以社会需要为方向,以行业企业需求为主导”的面向社会的多种培训。学院拥有长期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培训师资的资源优势,是泸州市中学教育干部和教师培训基地。 学院为学生架设了就业与升学的立交桥。一方面,学院按照国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建立立体互补的可靠就业保障体系,与学生签订就业保障协议书,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另一方面,学院与
四川大学、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举办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工程、职教师资、
汉语言文学、法律、
会计学等独立本科,帮助有志学生进一步深造。 面向未来,学院将努力在教学质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形成特色,加强高层次创新应用人才的培养,形成办学形式多样化、办学层次多规格的现代化开放式的综合性多科性高职教育模式,以新的形象、新的机制,迎接新的挑战。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卫生学校2021年宿舍条件
相信各位同学都十分关心自己所读的
学校
宿舍条件怎么样,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清楚的了解,下面
小编专门为同学们整理的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卫生学校
的宿舍条件、食堂情况,考生们可以仔细的阅读以下的内容,这也是一所办学实力很不错的学校,希望大家都校期间都能学习到有用的专业知识。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卫生学校住宿条件
橘子网
学校宿舍环境很好,宿舍分为4人间、6人间,设有独立卫生间、阳台、洗澡间、风扇、上床下桌、衣柜、热水器、洗衣机,住宿条件不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卫生学校周边环境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卫生学校位于
泸州
市忠山路3段319号,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精品课程1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门;是
四川
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卫生学校食堂环境
学校食堂与学生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学校食堂外观不花俏,务实的就餐风格,学校食堂的饭菜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学校食堂的菜色品种都较丰富,还有很多特色小吃,全国各地越来越重视分类窗口管理售卖,重视师生饮食习惯和口味。学校食堂很重视卫生问题,如鱼肉菜分池清洗,加工过程中生熟食品的容器分开使用等,对食品卫生质量、餐厅服务卫生质量进行技术把关。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卫生学校拓展阅读
学校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先后与包括四川大学、四川新火炬化工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科瑞德有限公司、四川杏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四川省宜宾县政府、简阳市人民医院等在内的高校、企业、地方政府和医院近60家单位开展了横向合作,实现了我校和合作单位多方面工作的互动多赢。
学校先后向
成都
恩威、南京金陵、苏州东瑞等全国近二十家医药企业和医疗器械厂家转让各种科技成果20余项。2012年以专利技术授权生产的方式向泸州杏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转化11项护理专利产品,开启了我校科技成果本土转化的先河。学校牵头负责的“四川省心血管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了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药科大学、
成都地奥等16家单位开展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将努力构筑西部地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高地。为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学校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开展了康复医学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和“川港康复中心培训及发展计划康复医学课程”项目,在成都军区总医院、
内江
市第二人民医院、
绵阳
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地方医院、
事业单位建立了60余个本科教学实践基地,从2001年起学校先后与
重庆
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2011年,与
浙江
大学签署协议联合招收和培养心血管专业博士后研究人员。西南医科大学大学科技园是集医药研发、科技成果孵化转化、高新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身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2014年,
被四川省科技厅正式认定为四川省大学科技园,是我省认定的第二所省级大学科技园,也是全国少数以医药健康产业为特色定位的大学科技园之一。学校成立了面向社会服务的中立性司法鉴定机构“西南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该中心是泸州地区唯一能开展精神障碍医学鉴定项目和川滇黔渝结合区域唯一能做亲权鉴定的机构,
已经开展法医精神病鉴定、精神障碍医学鉴定、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病理鉴定、法医物证(亲权)鉴定五个鉴定项目,为西南地区法律服务提供重要支撑。由学校发起、四川省六大国家名酒企业参与的“四川酒文化研究会”,成为助推中国白酒行业发展和酒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热诚欢迎省内外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与我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卫生学校的宿舍情况,整体来说学校的宿舍还是可以的,设施都比较齐全,能够满足日常需求,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可以多关注网站。
以上就是泸州医学院怎么样?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橘子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橘子网:
www.tiejuzi.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