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7 20:23:23 | 橘子网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据2021年4月18日央视网消息:36所高校陆续发布了"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报名日期截止在4月底。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破格入围强基计划的意思是是指初试成绩未达到参加复试的基本要求,但业务能力强、专业成绩相对突出,只是总分或某一单科成绩略低于复试要求(一般在5分之内)的考生给予破格录取。
常规录取方式:
强基计划的常规入围方式是考生高考成绩优异,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突出。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是否达到该校入围分数线来判断。通过按比例综合计算高考成绩和校测成绩,对综合成绩优秀的考生进行录取。
强基计划简介: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目标定位: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强基计划培养模式及考核方式:
培养模式:
招生高校要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制定单独人才培养方案和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高校,要加强对人才培养的统筹。
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考核方式:
积极探索通过笔试、面试、实践操作等方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增强选才的科学性。要充分运用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全面、深入地考察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要加强命题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加强面试专家等相关人员名单的安全保密,认真执行回避制度。高校考核的笔试、面试应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进行,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全程录音录像。
橘子网(https://www.tiejuz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如下:
橘子网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五大学科竞赛金银牌获得者(2022年新增对二类考生的审核,审核通过可破格入围)
对于第一类学生,在高考出分后按照高考成绩(不含加分)从高到低排序,按照招生计划数的6倍确定入围名单。
2022年北大强基入围人数为各省强基计划数的6倍,这点与2021年一致,招生专业、选科要求保持不变。一般来讲,清北强基线与高考裸分分数线的分差只有15~25分左右,极个别省份低于15分或高于25分或更高。
对于第二类学生,北大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规定,对于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含)以上成绩且按破格申请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北大将对其学科特长及综合表现进行审核。
所有入围考生高考成绩应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划定分数线为准)。
此外,北大的招生简章还明确,破格入围的学生既不占用按高考成绩入围学生的入围机会,也不占用最终的录取名额。
破格入围的学生的综合成绩(高考成绩与校测的加权)达到按高考成绩入围的学生的最低分,即可录取。
3.校测模式:笔试+面试+体测
北大强基校测满分15分,其中笔试9分,面试6分(部分省份笔试5分,面试10分)。除破格生外,所有学生均需参加笔试,计入总成绩。
笔试:2020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校考笔试的物理和化学有40道题,数学有20道题,均为单选题。不少考生表示,此次笔试中数学难度较大,部分试题达到数学联赛一试的水平。
2022年,北大的笔试科目依然是语文、数学。语文仅考查阅读理解,2篇现代文,3篇文言文,共20道单选,对考生的阅读表达以及文言功底要求较高。
数学20道单选,难度介于竞赛一试到二试之间,难度较高。
面试:北大强基计划校测分数共15分,其中面试占了6分(部分省份面试10分)。北大面试一般由自我介绍(不一定有)和老师的简短提问组成。破格组和非破格组的面试有所不同。
非破格组时长5分钟,主要问题为学业及兴趣相关,所报专业相关知识及未来规划等。破格组时长5~8分钟,主要问题为擅长科目,报考原因,所报专业相关知识及未来规划等。
体测:北大将对入围考生组织体育测试,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仰卧起坐。体育测试优秀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综合分数计算方式:综合成绩=高考成绩(按满分85分折算)+高校考核成绩(按满分15分折算)
以上就是橘子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强基计划破格录取什么意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橘子网:www.tiejuzi.com破格入围强基计划的意思是什么?破格入围强基计划的意思是是指初试成绩未达到参加复试的基本要求,但业务能力强、专业成绩相对突出,只是总分或某一单科成绩略低于复试要求(一般在5分之内)的考生给予破格录取。常规录取方式:强基计划的常规入围方式是考生高考成绩优异,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突出。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是否达到该校入围分数线来判断。通过按比例综合计算高考成绩和校测成绩
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强基计划的意思是什么强基计划也叫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教育部为了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而展开招生改革工作。强基计划面向的是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目的是解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水平人才紧缺问题。强基计划的招生办法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由本人提出申请,于2020年4月
强基破格入围和强基入围的区别概念不同,入围条件不同。1、概念不同:强基破格入围是指考生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成绩,强基入围是指强基计划入围,指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2、入围条件不同:强基破格入围条件比强基入围招生条件要高,文科奖项、科创竞赛、三好优干等,不在强基破格之内,但却在强基入围之内。强基计划入围条件该计划的入围条件主要包括高
如何破格入围强基计划?破格入围强基计划的意思是是指初试成绩未达到参加复试的基本要求,但业务能力强、专业成绩相对突出,只是总分或某一单科成绩略低于复试要求(一般在5分之内)的考生给予破格录取。常规录取方式:强基计划的常规入围方式是考生高考成绩优异,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突出。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是否达到该校入围分数线来判断。通过按比例综合计算高考成绩和校测成绩,对综合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审通过率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86分,录取率为3.65%。强基计划的通过率并不算太高,虽然从强基计划成立之初到现在,每年录取的人数是有所上升的,但是从实际录取的情况来看,强基计划的录取率在年份和专业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以2022年为例,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86分,录取率为3.9%。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86分,录取率为3.65%
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近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发布2020年强基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地方专项计划录取考生名单,并完成公示。2020强基计划江苏各高中排名2020年是“强基计划”(即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实行的第一年,全国一共有36所高校进行强基计划的招生,其中30所高校在江苏投放招生计划,共录取了217人。强基计划招生院校名单强基计划招生对象强基计划招生对
各高校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各高校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614分。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在有关高校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2022年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试点高校将考生高
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啊1.强基计划旨在选拔和培养那些立志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并在综合素质或基础学科领域表现卓越的学生。2.该计划聚焦于关键领域如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以及国家安全等方面,同时也关注国家急需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参与高校将根据自身特色,设定相应的招生专业。3.报考条件要求符合高考报名资格并参加高考的学生,无论是应届还是复读生。高考成绩在强基计划中占据
2024-10-30 15:21:06
2025-01-15 22:37:02
2024-11-22 12:48:31
2025-02-25 16:31:58
2024-11-03 04:24:22
2024-12-18 04: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