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教师子女高考加分吗

2024-10-20 14:12:34 | 橘子网

今天橘子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教师子女高考加分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教师子女高考加分吗

教师子女高考加分吗

在诉求权利平等,甚至以权利平等性作为判断一项政策是否具有合理性标准的社会背景下,将高等教育资源向教师子女群体倾斜,意味着其他非教师子女群体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中所获得的份额将被相应地削减。因此,教师子女高考加分政策的出台和执行是否具有合理性值得反思及追问。本文从加分目的、加分对象及加分原则三个方面分析了教师子女高考加分政策的合理性问题。
一、对加分目的是否合理的分析
建国初期,高考加分政策是党和国家根据当时高考中处于劣势的革命干部和生产工人、农民给予“从宽录取”的补偿性政策。随后作为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的加分对象逐渐扩增了少数民族地区考生、烈士子女考生以及退役军人等考生。改革开放后,为了培养人才、弥补高考制度不足和促进素质教育发展,高考加分政策的加分对象逐渐增加了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体育特长生、奥赛获奖者等考生,目的是为优秀学生或特长生创造条件,以激励这部分群体进一步发展,为国家发展培养综合性或专业性人才。此外,为保障国家发展和社会服务需要,报考定向性专业或院校的考生具有降分录取的机会。因此,从高考加分政策的目的进行分类,高考加分主要分为三类: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鼓励性高考加分政策和定向性高考加分政策。
教师子女高考加分政策主要是地方政府为了激励当地教师的发展、为了补偿艰苦地区教师的贡献、为了鼓励非教师专业人才以教师为职业,规定其子女在参加高考时享有加分的优惠政策。比如,河北省规定“教育世家”称号的教师直系子女报考师范院校可加20分。云南省规定“在各州、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内地高寒贫困山区工作十年以上,并且现仍在这些地区工作的教师子女,第一志愿报考省内普通高等师范院校者加20分”。类似加分项目的地区有贵州省、西藏自治区。这些加分政策的出台有利于鼓励教师以“教育世家”为争优创先对象,有利于引导教师到贫困地区工作,也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以教师为职业,甚至有利于提高教师质量、扩大教师规模以及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但以父母的身份或职业为附加条件作为考生是否具有高考加分机会的标准和依据,其是否具有合理性?
教师子女高考加分政策是地方政府基于其有助于提高地方教师素质、提高地方教学水平和发展地方教育事业等目的而出台的。从地方政府管理的角度而言,这是合理的。但教育毕竟不同于其他社会管理手段和工具,教育涉及的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培养具备一定态度、知识、技能的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高等教育。一个人所受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往往决定其日后的发展机会、成功程度及社会地位。因此,人人都渴望接受高等教育。但在高等教育资源仍然有限的国情下,只有那些通过高考选拔并达到录取分数线的考生,才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分数成为衡量考生是否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最主要标准,往往1分之差就决定成百上千考生是否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2009年山东省文科一本线在595分以上,10分之内有5041名考生;而理科在585~595分之间则聚集了14100人。[1]正因为分数对于能否接受高等教育具有决定性作用,许多有条件的高考考生及其家长往往将高考加分政策视为获取或保障高等教育权利的自我救济手段和方式。[2]实际上,地方政府也正是以此为契机出台了教师子女高考加分政策,从而达到或实现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目的,但这显然不符合高考加分政策是为了补偿教育弱势群体或鼓励优秀学生、特长生的初衷。同时,利用地方行政手段让教师子女群体在高考制度上获得额外的加分政策,意味着损害了非教师子女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这是有悖公平的,显然是不合理的。
二、对加分对象是否合理的分析
2010年,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第44条至第50条有关高考加分的规定中,主要有三类加分对象:第一类是补偿性加分对象,如第46条规定降低分数的项目: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烈士子女。第47条规定: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第49条规定优先录取项目:同等条件下,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第二类是鼓励性加分对象,主要是指高中阶段在德智体等方面具有突出发展或贡献的考生,具体为第44条和第45条规定的对象: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6名者;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应届毕业考生。此外,第47条规定: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第三类是定向性加分对象,第50条规定:高校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在该校调档分数线上不能完成的,可在该校调档分数线下20分以内、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由省级招办补充投档,高校根据考生定向志愿择优录取。
不同类型高考加分政策对象具有不同特点。补偿性加分对象的主要特点:第一,加分对象主要是少数民族、部队退役士兵以及因公伤残亡的烈士、警察等高危险性特殊职业者的直系子女。第二,加分标准主要取决于社会文化弱势地位及特殊职业的影响情况。鼓励性加分对象的主要特点:第一,加分对象主要是受教育者中德智体全面发展或单项发展的优秀学生、特长生或思想政治品德突出者。第二,加分机会和加分标准取决于考生个人能力和已经取得的成绩,不取决于父母具有某种职业和身份;表现在需要通过各种智力、体力、技术含量等竞争非常激烈的考试、考核及鉴定,并取得指定的名次或国家标准才能获得加分资格。定向性加分对象的主要特点:加分对象不必是优秀学生、特长生,也不必是处于文化弱势群体,但必须是报考国家或相关院校指定性的专业的考生;降分录取标准往往取决于考生所报考的专业及院校上,比如所报考的专业往往是农林、石油、矿业、勘测等专业。
从三类高考加分对象及其特点可见,教师子女明显不属于高考加分政策的对象。从补偿性加分对象而言,教师作为从事国家教育文化事业的职业人员,其个人文化素养及文化知识不是每个社会阶层都具有的,尤其是对于社会底层工人、农民工及农民等弱势群体而言。此外,根据阶层复制理论,教师的文化优势一定程度上往往遗传或影响子代,这意味着教师子女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素养在高考竞争中比一般阶层孩子更具有优势。再者,教师所从事的职业不属于国家高危险性职业,其子女也不是烈士子女。因此,作为教师及其子女难以被定义为文化弱势群体,当然也就不属于补偿性高考加分政策的对象。从鼓励性高考加分对象而言,教师子女高考加分往往是因其父母的“教育世家”称号或教师职业身份,并非通过个人具备某种能力,并通过考试考核后而获得的。所以,教师子女高考加分也不属于鼓励性高考加分对象。从定向性高考加分对象而言,部分省区规定教师子女考生报考省内师范院校才具有加分资格,似乎属于定向性加分政策的对象,但师范生是否属于诸如农林、勘测、石油探测等较少考生问津且工作环境艰苦的定向性专业,这是值得推敲的问题。
三、对加分原则是否合理的分析
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主要有三种合理性原则: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3]作为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之一的高考加分政策,地方决策者结合自身教育资源情况,根据差异性原则制定了教师子女高考加分政策,这显然是合理的,但地方决策者进行教育资源分配过程应该在平等原则及补偿原则基础上追求差异原则,而不是舍弃前者直接追求差异原则。教育政策的平等原则要求受教育权平等和受教育机会平等。权利平等废除了基于性别、身份、出身、地位、职业、财产、民族等附加条件的限制,体现了社会对所有成员的“不偏袒性”和“非歧视性”。机会平等是在权利平等的基础上所设立的制度,保证社会成员平等的参与机遇,它要求社会提供的生存、发展和享受机会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始终均等。教育机会平等实际上是一个追求教育资源或教育利益过程的平等,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要毫不偏袒地为所有人提供同样的机会。[3]
教师子女高考加分政策以考生父母是否具有“教育世家”身份、是否在艰苦地区作过贡献、是否以教师为职业等作为附加条件来决定考生是否具有高考加分的权利,是有悖于受教育权利和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的。这意味着在同等条件下,非教师子女的考生会因父母不具备某些附加性条件而失去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其次,合理的高考加分政策应当建立在考生自身努力基础上,只有当考生通过自身努力具备了某种条件或达到了某种标准时才享有加分资格,加分与否不应当取决于父母的身份或职业。依靠父母而取得加分资格的政策,从某种程度而言,是一种遗传式的或连带式的教育优惠政策,而这种形式的“教育优惠是建立在封建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制度的基础之上的。”[4]这显然也是不符合教育政策的平等原则的。此外,高等教育作为社会阶层流动的主要途径和阶层再生产的复制方式,往往决定考生将来的生活处境及社会地位。教育弱势群体往往因缺乏接受高等教育机会而维持或陷入更贫弱的阶层,教育优势群体却往往能够获得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而维持或晋升为更具有优势的阶层。在高等教育资源或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教师子女高考加分政策有助于推动教师及其子女群体向社会上层流动,却意味着原本处于不利地位的“裸考生”失去脱贫致富的机会后会继承父辈的贫困,甚至损害了已达到高等院校或优质高等院校录取线的“裸考生”的利益,他们将被排挤出高等教育门外。
综上所述,教师子女高考加分政策确实存在诸多不合理的方面,但它同时也具有合理的一面。宏观上不利于社会结构的稳定发展,中观上不利于高等教育的稳定发展,微观上不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但教师子女高考加分政策在地方发展和管理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实用性及有效性掩盖了其不合理性。在特定国情及教情的历史时期,类似实用性和有效性地方高考加分政策将在一定的时期内存在,但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应当本着受教育权利和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合理原则,把政策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教师子女高考加分吗

高考加分政策是如何规定的?

高考政策为加分上线。

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由于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引起社会的议论。随着舆论监督力度的加大,以及广大考生对高考公平的呼唤,全国不少省份对高考加分政策有了调整。

两类考生可在统考成绩总分基础上加20分投档: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橘子网

对于烈士子女等四类考生,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教师子女高考加分吗

高考加分政策是什么?

橘子网(https://www.tiejuz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加分政策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高考是学生们走向大学的关键时刻,而对于河北省的高考学生来说,除了自身的努力学习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获取额外加分。下面将详细介绍河北省高考加分的各种方式。

一、文化课加分

1. 学生干部加分:在学期末,如果你是班级的任职学生干部并在工作中发挥优秀,则可获得学术科目加5分的奖励。

2. 纪律优良加分:在高中阶段多次获得校级及以上的先进个人称号或集体称号,并获得优秀的纪律表现,则可获得学术科目加5分的奖励。

3. 竞赛获奖加分:曾经在国际、国内某项竞赛中获得过一等奖及以上,或在全省性及以上比赛中获得过一等奖及以上,则可在相应学科中获得加分。

4. 大学先修课程加分:高三学生可以在大学开设的课程中自主选择符合要求的课程进行学习,学习结束后,可在高考成绩总分中获得相应的加分。

5. 创新活动加分:凡是在高中阶段参与各种调研、论文、科技创新项目等自主探究及探究性实验活动,且成果获得不同级别的表彰,则可获得相应学科的加分奖励。

二、特长生加分

1. 艺术类:曾经获得省级及以上文艺团体、口才、主持、模特表演等比赛获奖证书或荣誉称号,并被学校审核通过,可以获学术科目(文化课)加放10分。

2. 体育类:曾经获得省级及以上田径、体操、武术、篮球、足球、排球、游泳等各种竞技比赛获奖证书或荣誉称号,并被学校审核通过,可以获得学术科目(文化课)加放10分。

3. 学科类:曾获得国家级及以上的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地理等竞赛获奖证书或荣誉称号,需要经过学校的审核,可以获得相应学科加分。

三、综合素质加分

除了文化课、特长以外,在高中阶段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考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在表彰时获得相应的加分。

1. 志愿者加分:通过积极地参加志愿服务,如义教服务、培训帮扶、环保义务、灾难救援等活动,可获得1至5分的加分奖励。

2. 德育加分:通过校内、社会荣誉称号的获得,如三好、优秀班级、优秀学生、民族团结模范等称号,可获得1至5分的加分。

总体来说,河北省高考加分的种类较为丰富,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并结合高中阶段的学习、实践经验,适当选择合适的加分方式。当然,无论如何,都要保证自己的文化课基础知识掌握得足够扎实,这是高考学生成绩的关键。

以上就是橘子网整理的教师子女高考加分吗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橘子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橘子网:www.tiejuz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
与“教师子女高考加分吗”相关推荐
山东省援藏教师子女高考加分吗?
山东省援藏教师子女高考加分吗?

山东省援藏教师子女2014年高考加分吗?《关于进藏人员子女、非直系亲属报考高等院校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一、对在藏工作的进藏干部(包括援藏干部)职工的亲生子女,其户籍在藏的,可以报考区外高等院校;二、对符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关于改革西藏户籍管理制度放宽入户条件的规定的通知》规定的直系亲属,户籍迁入西藏的考生,可以报考区内外高等院校;三、进藏干部职工(包括援藏干部)

2024-10-19 17:00:46
军人子女高考加分吗。?
军人子女高考加分吗。?

2021年军人子女高考加分吗。?加分。2021年军人子女高考加分政策为:如果是烈士的子女,高考加分为为20分以下,不可以超过20分,具体加多少分看当地的招生情况以及考生的具体成绩。如果军人在服役期间获得二等功或者获得特定荣誉的军人子女高考时选择优先录取。有优先录取的还有,满足国家规定的在不同工作岗位工作时间达到一定期限的军人的子女。法律依据:《202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第

2024-10-17 14:07:15
独生子女高考加分吗
独生子女高考加分吗

独生子女高考加分吗【法律分析】:目前,城镇户口独生子女高考是没有加分政策的。少数省份农村独生子女有加分政策,如河北省、青海省、云南省、海南省、广西省。符合农村独生子女照顾政策的考生和符合军人子女优待条件的考生其申报程序按报名文件有关规定执行。【法律依据】:《高考加分规定细则》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边疆、山区、

2024-10-21 19:06:50
高考独生子女加分吗
高考独生子女加分吗

高考加分政策是怎样的?什么情况高考加50分介绍如下:高考加50分情况如下: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致残人员子女,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考生,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

2024-10-19 09:46:41
高考军人子女加分吗?
高考军人子女加分吗?

高考军人子女加分吗?加分。2021年军人子女高考加分政策为:如果是烈士的子女,高考加分为为20分以下,不可以超过20分,具体加多少分看当地的招生情况以及考生的具体成绩。如果军人在服役期间获得二等功或者获得特定荣誉的军人子女高考时选择优先录取。有优先录取的还有,满足国家规定的在不同工作岗位工作时间达到一定期限的军人的子女。法律依据:《202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第四十

2024-12-15 18:41:33
援疆子女高考加分吗?
援疆子女高考加分吗?

援疆子女高考加分吗?法律分析:援疆子女高考不加分,但是优先录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五十四条国家建立健全以扶持就业为主,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供养以及继续完成学业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士兵退出现役安置制度。第五十六条现役军人,残疾军人,退出现役军人,烈士、因公牺牲、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属,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优待。军官、士官的家属随军、

2024-12-18 10:06:58
警察子女高考加分吗?
警察子女高考加分吗?

警察子女高考加分吗?有照顾,加分!参考资料:广东省考生录取照顾政策中规定:(5)因公牺牲的人民警察的子女、立一等功以上的人民警察的子女、因公牺牲的军人的子女、立一等功以上的军人(含退伍军人)的子女、获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的见义勇为者及其子女,可增加20分投档;立二等功的人民警察的子女、立二等功的军人(含退伍军人)的子女、获市、县(市、区)荣誉称号的见义勇为者及其子女,可增加10

2024-12-18 16:05:31
军人子女高考加分吗
军人子女高考加分吗

军人子女高考加分吗【法律分析】:教育部明确: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法律依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6.继续实施重点高校专项计划。按照中央脱贫攻坚有关部署,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贫困县脱贫后2021年

2025-01-05 08: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