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政策?为此建立了那些省级行政区划?

2024-11-08 02:41:40 | 橘子网

今天橘子网小编整理了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政策?为此建立了那些省级行政区划?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政策?为此建立了那些省级行政区划?

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政策?为此建立了那些省级行政区划?

实行彻底的民族平等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各民族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群众没有平等可言。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废除了民族剥削、民族压迫制度,明确禁止民族歧视,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的民族政策和制度。为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1)为了全面贯彻实行民族平等政策,从195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了民族识别工作。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新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使许多在旧中国不被承认的少数民族得到应有的承认,并与中国其他民族一样享有平等权利(2)五、六十年代,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领主、贵族、头人等特权者的一切特权,消灭了民族压迫和剥削制度,使广大少数民族人民获得人身自由,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平等一员,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3)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旧中国在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制度下,许多少数民族没有平等的、准确的称谓,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也带有民族歧视和压迫的含义。为此,中央人民政府于1951年发布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的称谓、碑碣、匾联的指示》,规定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带有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意思的地名、碑碣、匾联等分别予以禁止、更改、封存或收管。(4)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参政议政权。参政议政权是一项重要的平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的规定,少数民族享有平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同时,从建国始,国家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到目前,中国已有少数民族干部270多万人。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工作人员,参加国家和地方事务的管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得到保障。

——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为了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中国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为了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法制化,中央人民政府于1952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全国人大于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于1991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到目前,中国已建立155个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使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享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自主权。与此同时,对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权利也制定和采取了保障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1256个民族乡。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分享有平等权利的决定》,1993年,国务院批准颁布了《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和《城市民族工作条例》,散居少数民族的权利保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发展权。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国家民委与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财政、税收、贸易、扶贫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动员和组织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具体有:(1)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产业发展。(2)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政府通过发放农具、生产资金、减免农牧业税、发放无息或低息贷款等措施,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3)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国家从1955年起就设立“民族地区补助费”,1964年又设立“民族地区机动金”,并采取提高民族地区财政预备费的设置比例等优惠财政政策。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后,原有的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补助和专项拨款政策全部继续保持。(4)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5)扶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摆脱贫困。通过10多年的扶贫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6)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国家采取了诸如招生时对少数民族考生降低录取标准,重视民族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如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在经费上给予特殊照顾,举办民族院校和民族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发展民族教育,保障少数民族受教育的权利。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障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有关保护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语言文字权利、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繁荣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和传统体育的政策和措施,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光大,少数民族继承和发展自己文化的权利得到保障。

——逐步完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障少数民族权利提供法律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少数民族人权保障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到目前已形成了一个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之一的包括国家一些地方性法规、126个自治条例和209个单行条例及有关民族问题的法律法规在内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为少数民族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

——积极开展国际间人权交流与对话。为了进一步向国外介绍和宣传我国少数民族人权保护状况,1997年编写并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人权述要》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1999年,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共同编写了《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白皮书)。国家民委积极开展人权领域的国际对话和交流,先后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开展了关于少数民族人权保护问题的对话和交流活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

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政策?为此建立了那些省级行政区划?

高考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时需要出示哪些证明?

需要出示本人户籍、身份证及身份证复印件。

高考 少数民族 考生报考时考生必须持以下证件报名: 橘子网

本人户籍(含法定监护人户籍); 二代身份证 ;学籍证明或学历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到 户籍所在地 招生办办理高考报名手续。有些省市报考时需提供高考少数民族考生证明信,少数民族考生证明信办理流程如下:

需提供户口本原件及本人 户口册 复印件、具有少数民族身份的父亲(或母亲)户口册复印件和带有加盖户口登记机关户口专用章的户主首页复印件,并且户口簿上应同时列有具有少数民族身份的父亲(或母亲)以及考生本人,

如考生与具有少数民族身份的父亲(或母亲)不在同一户口簿上,还应出示相应关系证明。对考生学籍姓名是使用户口本上“曾用名”的,并且户口本上的“姓名”与“曾用名”不相同的,开证明信时只能以“姓名”开具证明信。

16周岁以上考生,还需提供考生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携带以上材料前往常住 户口所在地 民族宗教事务局办理。

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古称夷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

新中国成立 后,党和政府为制定和实施民族政功各民族实现平等权利,组织力量对民族名称与族群进行辨别。这项工作,就是民族识别。经过努力,科学家理清了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基本构成,确认了 56个民族 成分。民族识别的顺利进行,为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依据,打下了基础。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 宪法修正案 ,将宪法第四条第一款中“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修改为:“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扩展资料:

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前,中国历代政府(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虽都有一套关于民族事务的政策和制度,但民族间却无平等可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

即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意愿, 中国政府 采取不同方法,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实行民主改革,并在20世纪50年代末完成。

这场改革,废除了领主、贵族、头人等特权者的一切特权,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制度,使千百万少数民族群众翻身解放,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少数民族

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政策?为此建立了那些省级行政区划?

大一本科女,想休学去当义务兵,但是不知道最新的政策是怎么样的,休学对考研什么的有帮助吗

橘子网(https://www.tiejuz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一本科女,想休学去当义务兵,但是不知道最新的政策是怎么样的,休学对考研什么的有帮助吗的相关内容。

可以休学去当义务兵,义务兵当完后考研独占当兵考研资格,基本就是过线就能读本校研,当兵保留学籍,去了那边看你具体是什么兵种,在哪里当兵,条件当然蛮艰苦的,先是集中3个月的新兵营生活,特别艰苦,累,比如站军姿4小时,早上6点到晚上10点都训练,训完了就好了。考军校比较简单,就是高考那些题目,但好的军校不好考

以上就是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政策?为此建立了那些省级行政区划?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橘子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橘子网:www.tiejuz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政策?为此建立了那些省级行政区划?”相关推荐
国家为什么要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高考加分政策
国家为什么要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的政策网络资料: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是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由于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引起社会的议论,有没有取消的必要?高考加分政策-加分条件根据规定,应届高中毕业考生获得省级优秀学

2024-11-14 03:25:11
青海省高考民族加分政策为什么没加
青海省高考民族加分政策为什么没加

青海省高考民族加分政策为什么没加青海的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还没有取消。其中福建、辽宁、浙江等省份已经明确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实行,而江西、广东和上海等省市已经取消或者调整加分范围或降低加分值。教育部没有完全取消少数民族加分政策,部分省市对该政策进行了调整优化例如缩小加分范围、降低加分的分值等。青海有什么赛事高考加分详情如下:1、五大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

2024-11-22 04:26:09
青海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指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就是要完善什么的行政执
青海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指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就是要完善什么的行政执

青海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指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就是要完善什么的行政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提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完善(权责清晰,运转顺畅,保障有力,廉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大力提高执法执行力和公信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为了持续深入推进

2024-11-22 15:21:23
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在中国,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民族区域自治:族区域自治,是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

2024-12-20 16:02:12
国家民委回应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调整问题,具体都作了哪些调整?
国家民委回应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调整问题,具体都作了哪些调整?

国家民委回应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调整问题,具体都作了哪些调整?首先是坚持公平正义,突出区域化、精准化。制定和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支持政策,要更加聚焦特定区域和特殊事项,尽量减少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公共服务政策差异。坚持依法治国,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治理民族事务,推动有效、合格的政策成为法律法规,坚决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用法律保障合法权益和各族人民利益,用法律维护民族团结。

2024-10-15 18:44:13
海南高考少数民族加分问题(海南高考政策解读)
海南高考少数民族加分问题(海南高考政策解读)

海南高考少数民族加分问题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细览》规定,少数民族考生享受加10分投档。享受“增加10分投档”的考生包括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及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籍考生以及烈士子女。海南新闻网7月1日消息:高考成绩公布后,高招录取的各项工作成为考生和家长咨询热点。记者今天就有关问题请省考试局人员为考生答疑。问:民族预科班招生时,是否可以招收往届民族生?答:

2024-11-10 15:26:22
海南高考少数民族加分问题 海南高考政策解读
海南高考少数民族加分问题 海南高考政策解读

2021年海南函授海南成人高考加分政策?【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海南函授是成人高考的一种形式,很多人在求职的时候都因为学历低而被拒之门外,就想通过成人高考来提升学历,成人高考不仅考试难度低,还有加分政策。海南成考网在下文就跟大家来聊聊海南成考加分政策那些内容。申请免试入学和政策照顾加分的考生,除提交本人身份证原件和相应的起点学历证书外,还应提交以下相应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特征

2024-11-22 00:42:31
各省高考民族加分政策 高考地区加分政策
各省高考民族加分政策 高考地区加分政策

高考地区加分政策高考优惠加分政策有哪些如下:1、农村加分政策:对来自农村地区的考生给予特殊加分,以庆脊弥补其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劣势。2、民族加分政策:对少数民族的考生给予一定的加分,以促进民族团结和保护民族特色。3、贫困地区加分政策:对来自贫困地区的考生给予额外加分,以改善教育不平等现象。4、孤儿加分政策:

2024-11-29 21: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