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高考少数民族如何加分

2024-11-18 15:53:08 | 橘子网

高考少数民族如何加分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橘子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少数民族如何加分

高考少数民族如何加分

所谓「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实际上是「降分投档」,全国各地对少数民族考生多少都有「降分投档」的优惠,理论上被投档的高校可以不接受。
以下还是按一般习惯说「加分」。
有篇2007年的文章说:
各省招办的民族加分政策不同,有的加5分,有的加10分,有的加50~70分,有的甚至不加分;有的只给聚居地的民族考生加,非聚居地考生不加;有的报省内高校加,报省外高校不加;有的则是降分投档……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种方式。
如果这个描述属实,那么从制度设计看,「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比大家印象里的要公平得多,也确实像我之前说的那样,某种程度上比「整个高考制度」还要更公平一点点。
下面只说新疆,新疆少数民族考生分新疆考生和内高考生两种,内高单列计划单独录取,这个最后讨论。
高考录取过程是这样:
高校出计划——>考生报志愿——>省教育厅投档——>高校录取
高校计划招生阶段:
各地高校对新疆的招生计划分为三类,分别对应汉语言考生、民考汉考生和民语言考生。
比如,北京大学本部某年招生计划:汉语言26人、民考汉4人、民语言0人;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某年招生计划:汉语言176人、民考汉2人、民语言156人。
考生报志愿阶段:
汉族汉语言考生只能报考汉语言计划,无加分;
少数民族汉语言考生(民考汉)可以报考汉语言+民考汉两类计划,有加分;
少数民族民语言考生报考民语言计划,有加分;(大家都有,意义不大)
汉族民语言考生报考民语言计划,加50分。(记不清,不确定是不是只能报民语言,但加分是肯定的,南疆有汉族民语言考生,我没见过。)
民考汉可以报两类招生计划,有两次录取机会,报志愿时,汉族考生填一轮「提前批、一批次、二批次、三批次」的表,民考汉考生填两轮。
比如某年的文科民考汉考生努尔麦麦提·卡卡西,汉语言计划第一志愿填了北大,第二志愿及以下空缺,民考汉计划第一志愿填了人大,第二志愿随便填了个,以下空缺。
投档和录取阶段:
努尔麦麦提·卡卡西的高考分数是595分,当年北大文科投档线是630,省招办为努尔麦麦提·卡卡西加50分后(实际上是投档线降35分),向北大投档。
北大攒人品不退档,但努尔麦麦提裸分只有595,所以不可能进入经院这样的高分院系,最终被该校较为冷门的新传学院录取。
万一努尔麦麦提被北大退档,因其在汉语言计划没有其他志愿,招办会向人大投档,人大在录取中,也是以其裸分595来分配,hmmm,可能就进不了该校比较热门的新闻学院呢。
至于加分幅度,总结起来大致是这样:
以母语参加高考,不加分(回族加10分);
以非母语参加高考,加50分;
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的小孩(简称二转子^_^),加10分;
非母语的情况,包括维吾尔考汉、哈萨克考汉等一系列「民考汉」,还包括汉考维吾尔、汉考哈萨克、汉考柯尔克孜和汉考蒙古等一系列「汉考民」。

高考少数民族如何加分橘子网

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政策?为此建立了那些省级行政区划?

实行彻底的民族平等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各民族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群众没有平等可言。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废除了民族剥削、民族压迫制度,明确禁止民族歧视,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的民族政策和制度。为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1)为了全面贯彻实行民族平等政策,从195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了民族识别工作。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新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使许多在旧中国不被承认的少数民族得到应有的承认,并与中国其他民族一样享有平等权利(2)五、六十年代,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领主、贵族、头人等特权者的一切特权,消灭了民族压迫和剥削制度,使广大少数民族人民获得人身自由,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平等一员,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3)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旧中国在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制度下,许多少数民族没有平等的、准确的称谓,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也带有民族歧视和压迫的含义。为此,中央人民政府于1951年发布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的称谓、碑碣、匾联的指示》,规定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带有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意思的地名、碑碣、匾联等分别予以禁止、更改、封存或收管。(4)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参政议政权。参政议政权是一项重要的平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的规定,少数民族享有平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同时,从建国始,国家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到目前,中国已有少数民族干部270多万人。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工作人员,参加国家和地方事务的管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得到保障。

——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为了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中国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为了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法制化,中央人民政府于1952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全国人大于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于1991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到目前,中国已建立155个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使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享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自主权。与此同时,对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权利也制定和采取了保障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1256个民族乡。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分享有平等权利的决定》,1993年,国务院批准颁布了《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和《城市民族工作条例》,散居少数民族的权利保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发展权。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国家民委与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财政、税收、贸易、扶贫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动员和组织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具体有:(1)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产业发展。(2)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政府通过发放农具、生产资金、减免农牧业税、发放无息或低息贷款等措施,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3)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国家从1955年起就设立“民族地区补助费”,1964年又设立“民族地区机动金”,并采取提高民族地区财政预备费的设置比例等优惠财政政策。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后,原有的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补助和专项拨款政策全部继续保持。(4)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5)扶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摆脱贫困。通过10多年的扶贫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6)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国家采取了诸如招生时对少数民族考生降低录取标准,重视民族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如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在经费上给予特殊照顾,举办民族院校和民族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发展民族教育,保障少数民族受教育的权利。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障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有关保护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语言文字权利、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繁荣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和传统体育的政策和措施,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光大,少数民族继承和发展自己文化的权利得到保障。

——逐步完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障少数民族权利提供法律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少数民族人权保障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到目前已形成了一个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之一的包括国家一些地方性法规、126个自治条例和209个单行条例及有关民族问题的法律法规在内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为少数民族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

——积极开展国际间人权交流与对话。为了进一步向国外介绍和宣传我国少数民族人权保护状况,1997年编写并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人权述要》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1999年,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共同编写了《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白皮书)。国家民委积极开展人权领域的国际对话和交流,先后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开展了关于少数民族人权保护问题的对话和交流活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

高考少数民族如何加分

教育部如何答复人大代表取消高考加分的建议

橘子网(https://www.tiejuz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教育部如何答复人大代表取消高考加分的建议的相关内容。

根据《教育部 国家民委 公安部 国家体育总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从2015年开始很多体育加分已经取消。而在2015年高考的考生可以获得2015年之前获得体育赛事的加分资格,之后获得的不再加分。《教育部 国家民委 公安部 国家体育总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摘录:一、取消下列加分项目2015年1月1日起,取消下列高考加分项目: 1. 各体育类加分项目:参加重大国际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和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上证书者。……

以上就是橘子网为大家带来的高考少数民族如何加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橘子网:www.tiejuz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
与“高考少数民族如何加分”相关推荐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如何申请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如何申请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从2015年实施新的中考加分政策,将原有的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初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5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UnifiedExaminationforAdmissionstoGeneralUniversitiesandColleges),简称“高

2024-11-09 12:37:09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如何分配?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如何分配?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如何分配?对于成人高考中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我们了解到:首先,加分政策确实存在,但根据民族数量和政策细节,加分幅度并非固定,通常以少数族裔的数量为依据,少民族享有更高的加分优势,但总分加权不超过25分,这是一种对教育公平的体现。然而,加分并非录取的唯一决定因素,高考录取并非单纯依赖加分。教育部的目的是确保各地考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通过按地域分配招生指标

2024-10-17 05:45:57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如何规定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如何规定

凉山州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法律分析:西昌属凉山彝族自治州,符合四川省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具体加分情况如下:普通类专业录取时,三州、十七县、两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本科第一批录取院校(含本科提前批执行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本科院校,以下简称本一批院校)加25分,报考其他院校加50分;其汉族考生报考本一批院校加10分,报考其他院校加25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024-10-14 21:39:05
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如何调整改革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如何调整改革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如何调整改革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关于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如何调整改革?,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全国不同省份的高考加分政策都是不同的,同样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也是不同的,要想知道详细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必须提供考生所在省份。2、2、例如吉林省少数民族加分政策规定:一是

2024-10-21 20:52:49
高考加分如何执行政策 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如何执行政策 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一、全国性高考加分政策适用31省市的全国性加分项目具体为(部分省市对加分分值有所调整,详见下文):1、烈士子女( 20分);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20分);3、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 10分);4、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 10分)。少数民族加分政

2024-10-19 19:28:42
高考少数民族复读生如何申请加分政策?
高考少数民族复读生如何申请加分政策?

高考少数民族复读生如何申请加分政策?高考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是有一定的规定和程序的,首先你的高考报名应该是在当地的招生部门进行的,那么当地的招生部门(如区县招生办)就应该对你的相对工作负责,比如:高考摄像;少民审核;考生纸质档案整理;志愿填报等。至于少民审核工作,涉及到发下几个部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民族事务局(有的地方叫民侨局或宗教民族事务局),招生办。首先,你应该在你高考报名的地

2024-10-20 00:02:58
高考如何获得加分(北京地区,非少数民族)
高考如何获得加分(北京地区,非少数民族)

北京高考加分政策法律分析: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二十分。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十分。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加五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四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

2024-11-29 09:32:03
高考少数民族考生如何申请加分政策? 急.急......
高考少数民族考生如何申请加分政策? 急.急......

高考加分证明材料在哪办理法律分析:高考证明可以到各省教育考试院打印,而且当地招办的不行,而且必须要带身份证,还有高考报名号等相关证件。准备好相关的资料,然后到教育考试院服务大厅经过工作人员在数据库里面查询。确定考生的信息无误,打印成绩证明,加盖省教育考试成绩证明专用的公章就可以了。法律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第三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届毕业考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

2024-12-02 09: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