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聊城大学文学院毕业发教师资格证吗相关的问题,今天,橘子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聊城大学文学院毕业发教师资格证吗
不发
聊城大学从2014年入学的师范类学生就开始不发教师资格证了,因为山东省的教师资格考试是从2014年进入全国统考的。
教师资格证在考试的时候要求学历合格、普通话水平测试合格、教师资格考试合格、体格检查合格、思想品德鉴定合。

临沂师范学院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一、基本概况:
一、学校历史与办学传统
临沂师范学院坐落在山东省临沂市,前身是1941年5月为适应山东革命根据地建设需要,在中共山东分局领导下,由中共滨海区委和抗大一分校共同创建的滨海建国学院。其后经历了滨海公学、
临沂大学、山东教育干校、临沂师范专科学校和临沂
教育学院等发展阶段,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当年全国招收本科生的两所试点专科学校之一。1999年3月,教育部批准临沂师范专科学校与临沂教育学院合并建立临沂师范学院。2001年9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前身为临沂大学工业科、农业科的临沂工业学校、临沂农业学校重新并入。2003年1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发文批准以临沂师范学院为基础筹建综合性临沂大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实践中,学校艰苦创业,玉汝于成,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学科专业较为齐全、办学条件优良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
临沂文化及教育积淀丰厚,早在西周时即形成了"家有塾、党有庠、州有序"的教育体系,先后诞生了书圣王羲之、智圣诸葛亮、算圣刘洪、大书法家颜真卿等历史文化名人。临沂又是革命战争时期华东革命根据地和山东解放区的战略指挥中心,沂蒙人民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和巨大牺牲;在这里孕育形成的"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成为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长期以来,作为沂蒙老区唯一的本科高校,地方党委政府对学校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和全力的支持,千万老区人民给予了巨大的帮助和关爱,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学校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浸透着老区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学校根植沂蒙红色沃土,继承光荣革命传统,为老区所需办学,用沂蒙精神育人,与沂蒙人民共同创业、与老区发展共生共荣。特别是本科办学以来,学校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向沂蒙人民郑重作出了"让更多的沂蒙子弟有上大学的机会,让在临沂师范学院就读的学生接受优质的本科教育"的两个承诺,确立了"为沂蒙服务"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地方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山东教育事业和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既是沂蒙精神的继承者,同时也自觉担负起了反哺沂蒙人民、发展老区事业的神圣使命。 现任党委书记徐同文,
经济学博士;院长韩延明,教育学博士。
二、办学条件:
学校目前占地面积8000亩,建筑面积203.44万㎡,另有61万㎡正在建设之中。学校按照国内重点大学配置标准进行学生直接学习资源建设。教学条件实现了多媒体化和网络化。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9250万元,建有55个实验室。馆藏纸质图书348.98万册,中外文数据库15个,折合图书241.67万册,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达到33399座,教学用计算机7963台,建有千兆光纤连接的校园网,体育场馆面积达到12.79万m2。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文学、
法学、经济学、
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理学、工学、
农学等9个学科门类。 学院现有14个二级学院,设有58个本科专业,63个专科专业。学校现分大学新校区和西、北、双月湖四个校区办学,并附设国际交流、职业技术、费县分校、沂水分校等多体制办学机构。其中,设立全国唯一一个大学校园高尔夫球场。
三、办学质量:
【硬、软件建设】 在省政府主导下,临沂市政府承担总投资26亿元的新校区土地、建筑等硬件建设,学校承担师资、设备、图书等软件建设,共同筹建现代化的综合大学。近几年来,学校集中精力加强教学质量建设,使学生学习资源实现了异军突起的跨越。本科教师队伍实现了硕博化,教学实验设备配置、图书配置、教学多媒体配置超过国家标准,课程体系建设进入国家先进行列,教学资源建设成为全省唯一试点示范单位。 学校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建校以来,先后有刘导生、朱奇民、何乐三、王汝涛、张寿民、王小古、葛子和、綦敦玉、蒋绍椿、杨燕钧、李伯齐、刘茂辰、王瑞功等省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在校执教。近年来,一批奋发有为、富有潜力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崭露头角。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1575人,其中硕士、博士939人;教授、副教授548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5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山东省优秀教师20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学科带头人6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5人;有30人被
中国人民大学、
山东大学等高校聘为博士或硕士生导师;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担任该校名誉校长,著名教育家潘懋元、诺贝尔奖获得者盖蒂·谢克、两院院士徐叙誽、薛群基、钱逸泰、薛其坤、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麦大维、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牧野笃等300余人担任兼职教师。国家重点学科:23个
图书馆藏书:近400万册 硕士点:1个(目前与
山东师范大学合作培养研究生) 博士点:0个 两院院士:3人
【学生报考与就业】 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名列省属高校第一名,本科生考研率达到45%以上,专科生升本率75%以上,本专科志愿报考录取率达到100%,本科生初次就业率超过85%。 67年来,学校培养了16万余名毕业生,校友遍布老区各条战线和祖国各地。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6740人(其中本科生19994人、专科生6723人,成人脱产生6人,留学生17人),成人函授(业余)学生5328人,折合在校生27521人。近三年文史和艺术体育类本科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率均保持在100%,理科第一志愿录取率近90%;本科就业率平均为92�48%。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务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等荣誉称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先后100余次对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改革和办学成就进行了专题报道。
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评价我校"为我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区域大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办学实践经验";英国剑桥大学MarjorieBatchelor教授认为"临沂师范学院像英国的华威大学一样具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省属高校进行系统考察研究后,评价我校"是山东省建设模式先进,发展速度快,真正实现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典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把我校列为全国高校干部培训教学案例,并组织专家和学员来校进行专题考察;2003年以来,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创新型高校研究课题组把我校作为中国区域高校典型案例进行了跟踪研究。
【学习资源配置】 学校每年投入实验设备不少于5000万元,图书不少于1000万元,国际引进课程不少于1000万元,每年新增加博士(招收主体),硕士(急需特色专业)教师不少于200人。这些办学质量投入指标均处于全国高校的领先地位。
学校实行全国招生,教师实行国内外招聘,办学实行国际化联合,高质量品牌大学的办学目标正在扎实推进。
【学术科研】 学校围绕教学加强了学术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教师发表学术论文7000余篇(部),专任教师人均学术成果居全省本科高校前列。 任课教师参加校级以上科研立项者占76%,被《SCI》和《EI》收录论文在全省新建本科高校中属前列。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500项。有380项科研成果和23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现有5个山东省重点学科,1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山东省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18个校级重点学科,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8个校级本科品牌、特色专业。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教师主编、参编教材115部,其中13部被列入"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成省级精品课程8门,校级精品课程68门。学校设有山东省市场与价格研究中心、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临沂师范学院区域教育研究中心、山东革命根据地史料研究中心、王羲之研究所、资源环境研究所、
化学化工研究所等28个研究机构。近三年来,全校教学科研人员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42项,市厅级课题210项;获得省部级、市厅级科研成果奖励185项;出版学术专著66部;发表学术论文4836篇,被SCI、EI、ISTP收录122篇;服务沂蒙项目661项。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
已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五国高校达成互派留学生协议,实施3+1和4+2合作培养模式,还同美国纽海文大学共同开办了研究生(MPA)联合项目;学校常年引进外籍教师,招收留学生。与美国伊利诺宜大学、加州大学、席勒国际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华威大学就联合开展临沂大学软件和管理体系建设、二级学院建设等事宜达成合作协议。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重视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近五年来,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法国、印度等国家的28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共同开展本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分互认、互派留学生、本硕连读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现有外籍教师51人。举办两届"大学经营国际论坛"、四届中韩文化艺术交流展;2004年以来,学校有120人次教学和管理骨干参加了境外交流与培训,2人应剑桥大学邀请出席2007年世界女数学家大会,40余人次参加了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积极开展与兄弟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合作办学,为发挥师范教育办学优势,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合作共建实验教育学院;为强化工科专业建设,与
清华大学、
青岛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聊城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对口指导、帮扶、合作关系;为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在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委领导的支持下,与山东大学建立全面的教学科研帮扶合作关系,在师资培养、课程引进、学科专业建设、信息网络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对口支持与合作。
学校贯彻"为沂蒙服务"的办学宗旨,特别注重与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校企、校校、校地合作关系和教学、科研实验实习基地,在吸纳社会教育资源、提高师生能力素质、促进毕业生择业就业的同时,拓展提升了学校社会服务的范围与水平。
五、办学精神:
校风:实
校训:有用 有效 先进
办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
办学宗旨:为沂蒙服务
办学目标:强配置 国际化 高质量 大规模
办学理想:以质量著称的品牌大学
【传媒学院】
2009年8月临沂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挂牌成了。所辖专业
播音与主持艺术、
广播电视编导、
新闻学、
广告学。
【院系设置】
最近学校为优化资源配置,对一些院系进行了合并和调整。根据最新更新,现有二级学院十四个:1.理学院 (前身是数学系、物理系) 2.文学院 3.工学院(机电工程、
车辆工程、土木建筑工程) 4.商学院(国际工商学院) 5.法学院 6.外国语学院 7.化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原化学化工学院与地理与旅游学院整合) 8.生命科学院 9.信息学院 10.传媒学院 11.教育学院 12.
美术学院 13.
音乐学院 14.体育学院
橘子网
山东师范大学笑话拾遗
橘子网(https://www.tiejuz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山东师范大学笑话拾遗的相关内容。
山东师范大学笑话集锦
1. 新建图书馆的亚当和夏娃画像,引发新老生的诙谐解读:新生赞其环境优美,老生则笑谈仿佛在养老天堂。
2. 丢失鹦鹉的山师生,发表广播声明,不仅表达了对鹦鹉的遗憾,还明确不赞同其对站操、德育分及检查卫生的见解。
3. 学渣考研调剂至
首都师范大学,辅导员询问原因,得到的回答是:“因为在首师,我可以有不满意。”
4. 一位同学在校车前礼貌询问,却遭遇冷漠回应,引发幽默插曲。
5. 山师与山大的官腔区别:山大开头常提“百年山大,百年洪楼”,而山师则强调“新世纪,新起点”。
6. 五排房宿舍学生抱怨住宿环境,教务工作人员回应,学生则辩称没说哪个学校糟糕。
7. 交换至韩国
江南大学一年的学生,回国后惊讶于山师的变化,但新学期第一节课后,他再次感到熟悉。
8. 长清校区会议,关于暖气温度的讨论,唯一一人坐在中间,表明他对同学们的感受表示理解。
9. 山师学生的优越感:成功克服了其他学校不存在的困难,比如无法吹干头发。
10. 辅导员询问对站操的意见,学生回答:“我有意见,但我不同意我的意见!”
11. 假设陌生人坐至学生身边并叹息,学生回答应立即制止这种抹黑山师的行径。
12. 调查表问题:商学院的回答:“我和我的学院一起动摇。”反映学院合并分拆的现状。
13. 保卫处会议,关于21号楼后保卫岗亭的意义,工作人员解释为让学生感到被保护,但实际上并无实际作用。
14. A区发生小偷事件,保安与学生联手,成功抓到小偷,没收了其携带的电器。
15. 后勤管理中心会议,厨师报告发现学生饭中吃出苍蝇,主持人却打断,提出解决热水器和电吹风问题。
16. 某学生将同学分为三类,预示着即将、正在、从未有过意见的学生。
17. “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问题的回答,巧妙结合山师迎新期间食堂的热闹景象。
18. 校长参观涂鸦墙,学生A认为校长像大舅,引起同学们的笑声。
19. “假如后山的狼吃了学生会主席会怎样?”问题的回答,幽默描绘出学生会印章的尴尬。
20. 山师接待曲师大考察团,关于如何削减学生支出,维持宿舍卫生的讨论。
21. 学生会会议上关于保研志愿的讨论,学生宋提出对快乐研究生生活的期待,引发辅导员的关注。
22. 学生会在大会上自豪地宣布宿舍卫生将得到保障,台下学生对此表示疑惑。
23.
应用心理学专业中,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的不同之处。
24. 聊城大学、曲阜师范学生与山师学生漂流至食人族荒岛,以山师特色问题应对挑战。
25. 学生会会议中关于宿舍电器使用的讨论,引发关于安全与使用的争议。
26. 院党委书记能看见和交流的鬼故事,引出对考研
英语的调侃。
27. 山财研究生会代表团对山师的评价,双方对各自高校的无知与自嘲。
28. 就业指导中心老师与教务处关于增加课时的讨论,引发教务处的惊喜。
29. 三位同学被辅导员请来喝茶的原因,揭示了对老师与学生关系的不同观点。
30. 同学将自行车停在C区教学楼门口,引发大爷的玩笑与学生的理性回应。
31. 后勤管理中心食堂容纳能力的比较,学生实际体验的差异。
32. 山师面临的主要障碍,包括宿舍、图书馆和长清校区。
33. 学生会主席调整自律部长至生活部,面对新挑战的应对策略。
34. 学生关于暖壶安全的思考,引出检查组的作用。
35. 教育厅、p校与山师在接到消息后的不同反应。
36. 食堂承包商私访,学生对二楼食堂的评价。
37. 山师地震事件的误会与幽默结局。
38. 山师给予普通人的实惠,通过学生经历的改变体现。
39. 公共管理学院学生转入文学院卓越班的条件与挑战。
40. 校友会标语与辅导员的不解,揭示学生时代的真实感受。
41. 地狱规则与学生会主席的回应,幽默地反映了学校管理与学生行为的关联。
42. 贫困生生活费的使用,一个学生认真洗澡的决定。
43. 学生意见的辩证性,部分能被重视,部分则不能。
44. 文学院学生会成立男篮与校学生会主席的幽默对话。
45. 学生在不同组织的机会与限制。
46. 检阅仪式上的不同人物与他们的成就。
47. 团总支笑话引发的笑声,小刘的毕业身份。
48. 保送到母校读研与考到母校读研的共同点。
49. 食堂相遇的中学同学,权益部的职能与学生不满的管理。
50. 小李在山师的本科、研究生及毕业经历。
51. 辅导员与学生会主席关于保送外校研究生的讨论。
以上就是橘子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橘子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橘子网:
www.tiejuzi.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