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新高考选考科目怎么选

2024-12-23 12:58:06 | 橘子网

今天橘子网小编整理了新高考选考科目怎么选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新高考选考科目怎么选

2024湖北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流程

2024湖北社会考生高考报名包括网上报名、资格审核与信息确认和网上付费等阶段,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欢迎阅读!

2024湖北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流程

1、报名资格审查。

由社会考生提出高考报名申请,报名点和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进行资格审查。湖北省户籍湖北省学籍应届生的资格审查由报名点负责,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予以督查。湖北省户籍外省学籍应届生、湖北省户籍往届生、随迁子女和其他考生的资格审查由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负责。资格审查时间由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确定。

2、领取报名卡。

湖北社会考生在高考报名点完成资格审查,确认符合报考条件后缴纳报名考试费,领取报名卡。领取报名卡时间为:2023年11月1日-7日。

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须根据本人报考类别(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和拟参加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申请报名号。高考报名考试费标准按照《省发展改革委 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明确普通高考和高中学

3、网上报名。

2023年11月8日-10日,全国统考艺术类考生网上报名。

2023年11月8日-18日,非艺术类考生网上报名。

网上高考报名结束后,不再接受补报名。

4、现场确认。

现场确认。现场确认由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组织实施,并确定具体时间和地点。艺术类考生现场确认须在11月16日前完成;非艺术类考生现场确认须在12月31日前完成。

湖北现场确认流程。社会考生完成网上高考报名后,在规定时间内凭居民身份证在高考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

(1)身份证阅读器读取、识别、核准本人基本信息;

(2)现场拍摄考生本人照片并与身份证照片进行人脸比对,同时艺术类、体育类考生还须采集本人虹膜信息;

(3)高考报名点打印考生《2024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登记表》;

(4)社会考生核对本人信息并签字确认。

2024湖北社会考生高考报名条件

所有在湖北省高考报名的考生均须满足下列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二)普通高级中等教育学校(以下简称普通高中)毕业、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在省人社厅注册的三年制技工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四)不同类别的考生高考报名还须满足下列相应条件:

1、湖北省家庭户籍考生

(1)具有湖北省家庭户籍,且出生后首次申报户口登记在湖北省。

(2)户籍由外省迁入湖北省家庭户籍的考生,高考报名须符合以下要求之一:

①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为湖北省户籍,考生高考报名前户籍由外省迁入湖北省家庭户籍。

②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均非湖北省户籍,考生高考报名前户籍由外省迁入湖北省家庭户籍满一年;不满一年的,应届生须具有湖北省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校学籍,往届生须具有湖北省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校毕业证书。

2、湖北省集体户籍考生

高考报名前户籍在湖北省登记须满两年,同时应届生须具有湖北省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校学籍,并在湖北省学籍所在学校连续实际就读三年,往届生须具有湖北省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校毕业证书。

3、外省户籍进城务工及其他就业人员的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考生。凡符合下列条件的随迁子女,可在湖北省申请高考报名。

(1)具有湖北省普通高中学籍或中职学籍,并在湖北省学籍所在学校连续实际就读三年的应往届毕业生;

(2)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湖北省有合法稳定职业、在湖北省现居住地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

4、港澳台考生。持有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澳居民居住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居民居住证》且在湖北省长期居住、在湖北省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校实际就读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居民,可在湖北省申请高考报名。

5、外国侨民考生。持有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且在湖北省定居、在湖北省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校实际就读的外国侨民,可在湖北省申请高考报名。

高考报名照片要求 橘子网

1.高考准考证上传照片必须为考生本人的免冠照。

2.必须是正面免冠彩色证件照。

3.头部占照片尺寸的三分之二,白色背景。

4.常戴眼镜的考生应配戴眼镜,不得佩戴首饰。

5.拍照时面部正面头发不得过眉,露出双耳。

6.照片大小为一寸或小二寸。

7.考生不得穿背带式服装拍照。

8.照片一定要清晰、可辨认,不低于384像素(宽)×512像素(高);宽高比3:4。

9.除军人外其他报名人员不得穿制式服装拍照。

10.不可以是其他如生活照、视频捕捉、摄像头所摄等照片为证件照。

11.照片格式为.jpg,文件大小必须在15kb-30kb之间。

注:以上仅供参考,具体以学校要求为准。

高考报名照片怎么拍好看

1、高考报名照片的着装

正装是最大方的,然而大多数高中生是不会带正装回学校,这时就可以穿亮色的T恤或者是衬衫(白色或者浅天蓝或者浅粉红等),上面着深色外套(黑色或者深灰或者海军蓝等)。

另外,校服也可以,有立领的校服更好,这样让脖子看上去很修长,还显脸小。但是千万不要穿高领。

2、高考报名照片的发型

①光着额头的发型,分好发线尽量露刘海;

②将刘海卷成C字型,整理好头发不要将头发贴着脖子和胸部;

③将下垂的披发放到后面更美,看见耳朵的话显得更大方漂亮。

3、高考报名照片的表情

微笑,不露齿的话将唇边用点力,嘴唇向两边拉开,用脸颊的肌肉向上提起嘴唇;露齿的话微微露几颗牙就好。

复读生高考报名注意事项

1、复读生需要关注高考政策变化

尽管复习和高考考试内容相差不大,但复读生不等同于应届毕业生,更要关注最新的政策动向,特别是与复读生相关的政策规定。2018年高考实施新政策,文理不分科。

2、进行高考网上预报名工作

高考网上预报名,各省教育考试院会有专门的报名入口。在报名的时候,根据学校、老师通知,按时填写报名信息,需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粗心填错报名信息。可以事先了解相应考试院报考入口。

3、准备好报名材料及学籍号

应届生、复读生,高考报名期间所需材料相当,比如身份证、户口本、高中毕业证等。如果复读是在原来的学校,或者市县统一复读学校,一般情况,学校和老师会协助、提醒考生,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报考材料。

新高考选考科目怎么选

浙江高考政策

浙江高考政策如下:

一、报名资格

浙江省高考报名资格主要包括具有浙江省户籍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员。这意味着,只要符合这些条件的考生,都可以参加浙江省的高考。

二、考试科目

浙江省高考的考试科目共有9门,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其余6门为选考科目。这样的设置使得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进行考试。

三、选考科目

在浙江省高考中,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一门作为选考科目。这样的设置使得考生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进行考试,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

四、录取方式

浙江省实行平行志愿录取制度,分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职(专科)批次进行录取。这样的录取方式使得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志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进行报考。同时,平行志愿录取制度也有利于提高考生的录取率,降低落榜的风险。

五、加分政策

对于获得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的考生,浙江省高考可以在总分上给予一定的加分。这样的加分政策鼓励了考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这也有利于选拔出更多具有特殊才能和优秀品质的考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高考改革背景、政策的优势、政策的挑战

一、高考改革背景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考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浙江省高考政策的调整,正是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更好地选拔和培养人才。

二、新高考政策的优势

新高考政策在考试科目、录取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使得考生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进行考试,提高了考生的录取率。同时,新高考政策还鼓励考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新高考政策的挑战

虽然新高考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何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如何避免“应试教育”的现象,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考生的需求等问题,都是新高考政策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挑战。

新高考选考科目怎么选

新高考选考科目怎么选

橘子网(https://www.tiejuz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高考选考科目怎么选的相关内容。

在选择新高考科目时,需综合考虑多个关键因素,以制定最佳策略。


首先,学生应关注个人兴趣与优势。选择喜爱且擅长的科目能有效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对物理、化学和生物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可考虑选择物化生组合。


其次,考虑科目组合的专业覆盖范围。不同组合对应的专业领域广泛度不同。物化生组合尤其广泛,涵盖医学、计算机、经管等众多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专业选择空间。


此外,学科难度与未来竞争情况也是关键考虑因素。物化生组合虽专业选择面广,但同时也面临较高难度与激烈竞争。学生需权衡利弊,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大学与专业要求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不同专业对科目组合有着特定要求,如公安学类专业可能要求必选政治科目。学生需提前了解意向专业的要求,确保符合报考条件。


最后,实现文理科平衡亦是重要考量点。新高考制度允许学生在物理与历史中选择其一,并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再选两门。平衡文理科分布,有助于拓宽学习视野,提高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选择新高考科目时,学生需综合考虑兴趣、专业覆盖、难度与竞争、大学要求以及文理科平衡等多方面因素,以制定最佳策略,为未来学习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上,就是橘子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高考选考科目怎么选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橘子网:www.tiejuz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新高考 高考
与“新高考选考科目怎么选”相关推荐
新高考怎么选科目?
新高考怎么选科目?

新高考怎么选科目?高考主要考六门课程(合为四科)。文科生考: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历史、地理、政治)。理科生考: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其中前三门主课的满分都是150分,后一门综合的满分是300分,总共的满分都是750分,这是原始分的计算方法,也是现在大部分省市的高考总分。“3+3”方案:第一个“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3门

2024-12-17 08:25:14
浙江高考选考科目怎么选最好?
浙江高考选考科目怎么选最好?

浙江高考选考科目怎么选最好?浙江高中选科目有以下几个选择以及具体分析物理+化学+生物传统的大理选科,浙江的老高考阶段的理科生就学习此三门,这么多年的老高考验证这样的选科是利于传统理科学优生进行学习的,而且这样的选科也确实利于科研人员的基本功夯实,这三门科目的关联度也较高。就笔者所知,温州中学的两个偏理的重点班就是一个班物化生,一个班物化技。对于偏理的学生来讲,物化锁定,其实

2024-07-24 21:49:08
新高考如何选择科目
新高考如何选择科目

新高考如何选择科目新高考如何选择科目如下:1、“3+3”模式:3门核心科目+3门选考科目。3门核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选考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选3)。目前在北京、天津、河南、山东、上海这5个省份实行。2、“3+1+2”模式:3门全国统考科目+1门首选科目+2门再选科目。3门全国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1门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2选1),2

2024-11-04 15:40:34
新高考怎么选科?
新高考怎么选科?

2022天津高考从哪一届物理化学捆绑2024届。新高考模式“有调整”,物理化学“捆绑”了到2024年选科的时候,是需要把物理和化学划分到一起的,现在的情况是把物理和历史进行二选一,剩下的科目自由选择。天津市高考实行分省自主命题,由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具体组织实施。新高考物化绑定的省份该省份有重庆、湖南、广东、湖北、贵州、广西、甘肃等。新高考制度下,实行“物化绑定”的

2024-07-22 18:38:41
新高考模式下,考生该如何选择选考科目
新高考模式下,考生该如何选择选考科目

新高考模式下,考生该如何选择选考科目新高考选科让考生的选择权变大,也可以提早锻炼学生规划学科的意识。虽说学科之间的选择性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我们选专业首先还是要结合自己将来的职业方向和兴趣爱好。明确了职业方向,就可以很快找到对应的专业,进而确定最后要报考的选考科目。比如,如果将来想从事电子、机械类专业,那么高考科目就必须选考物理。如果将来选择医药、化工等专业,那么高考科目必须选考化学。

2024-07-03 15:56:13
新高考美术生怎么选科
新高考美术生怎么选科

新高考美术生怎么选科新高考美术生选科需综合考虑兴趣、成绩、排名与赋分优势,选择科目时,应优先考虑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这样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需关注成绩与排名,成绩优异者在赋分上具有更大优势。在赋分时,选择选科人数多的科目能够获得更高赋分,增加竞争力。选科搭配推荐以文科为主,建议选择历史、政治、地理组合或政治、地理、生物组合。这些组合适合美术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小,短期内容易取得好成绩

2024-12-20 02:28:34
综评报名选考科目怎么填
综评报名选考科目怎么填

综评报名选考科目怎么填登录高考报名网站,进入“填报高考综合素质评价”界面,开始填写选考科目成绩。具体步骤包括:首先,依次填写选考科目的名称、科目类别、考试时间、考试地点以及考试成绩。每个科目只能填报一次,若需修改,可在截止日期前进行调整。完成选考科目成绩的填写后,务必仔细核对所有信息是否准确无误。确认无误后,提交并打印填报表,以备后续使用。在填报选考科目成绩时,需注意以下几点:首

2024-11-21 03:11:00
五邑大学选科要求!五邑大学新高考必选科目有哪些?
五邑大学选科要求!五邑大学新高考必选科目有哪些?

2024广东高考选科要求2024年广东高考招生选科要求如下:一、物理类考生专业可选择范围更大在本专科加起来总计6.4万个专业中,本科专业有3.9万个,专科专业为2.4万个。在本科专业中:首选科目“仅历史”和“仅物理”可选择的专业数量范围差距悬殊,占比分别为0.93%和36.86%,可以说首选科目为“仅物理”的专业占据了“半壁江山”。未来专业选择范围更大,首选科目为“物

2024-05-22 00: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