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1 00:49:41 | 橘子网
二本大学毕业后选择人工智能专业,通过考取研究生可以进一步提升个人技能和竞争力,为未来的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就业前景方面,人工智能产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高素质的AI专业人才需求很大。毕业后,您可能会选择从事人工智能相关职位,如机器学习工程师、数据科学家、算法工程师、人工智能研究员等。这些职位不仅薪资待遇丰厚,而且具有较高的职业发展空间。
另外,人工智能应用在各个行业的广泛需求也为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例如,在医疗健康领域,人工智能可以用于辅助诊断、药物研发等;在金融领域,AI可以用于风控、投资分析等;在交通运输领域,AI可以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推广,这些领域对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
此外,研究生学历对就业也具有一定优势。通过攻读研究生,您可以深入学习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同时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经验和能力将有助于您在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拥有更多发展机会和高薪职位选择。
总结来说,选择二本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并考取研究生,在人工智能行业中具备较好的就业前景。关键是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持续关注行业发展动态,保持学习进步的态度。祝您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成功!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院所、企业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课程包括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系统分析与控制、信号处理原理、通信原理概论等。
2、软件工程专业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软件工程专业是2002年国家教育部新增专业,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及中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专业将成为一个新的热门专业。
该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培养能够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这些应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提高了工作和生活效率。
3、信息安全专业
信息安全专业,具有全面的信息安全专业知识,是计算机、通信、数学、物理、法律、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确保信息安全的科学与技术。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具有应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系统的应用、开发以及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努力使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应用能力;既可以承担实际系统的开发,又可进行科学研究。
4、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 MITAuto-ID 中心Ashton 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同名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又称为物联网域名。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Digital Media Technology),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同时也属于属于电气信息类,旨在培养具有先进的游戏设计理念、设计思想,扎实专业基础和创作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主要开设有游戏策划、游戏用户体验分析、游戏开发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游戏创作等课程。
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相比,该专业略注重技术素质的培养,可适应新媒体艺术创作、网络多媒体制作、广告、影视动画、大众传媒、房地产业的演示动画片制作工作。
6、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智能科学系在2003年提出成立的,智能科学系的前身是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中心,由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机系、电子学系等10个系(所)于1985年成立,主要从事机器感知、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和机器学习等交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是面向前沿高新技术的基础性本科专业,覆盖面很广。
专业涉及机器人技术,以新一代网络计算为基础的智能系统,微机电系统(MEMS),与国民经济、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智能技术与系统,新一代的人机系统技术等。
7、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从2004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首先开设至今,经过了数年发展,已成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专业。
现在国内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主要有两种内涵,一种是由武汉大学开创的(地理)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即武大模式),另一种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设的以外太空空间信息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即西电模式)。
扩展资料:
计算机学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理论性强,实践性强,发展迅速。
按一级学科培养基础扎实的宽口径人才,体现在重视数学、逻辑、数据结构、算法、电子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系统软件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基础,前两年半注重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拓宽面向。
后一年半主要是专业课程的设置,增加可选性、多样性、灵活性和方向性,突出学科方向特色,体现最新技术发展动向。至今已覆盖所有二级学科课程。加强数学基础和分析能力,高等数学改上数学分析,增加计算机数学基础课程,体现在假设组合数学,增加离散数学的课时,并在计算机后续课程(如算法与数据结构、编译等课程)中体现数学应用不断线。
更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实验课程、课程设计比重,注重自主性实践环节,上机实践贯穿于四年的学习中,加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橘子网(https://www.tiejuz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人工智能专业学什么,哪个学校有开设的最好?的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专业学什么,哪个学校有开设的最好?人工智能院校排名人工智能院校排名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一、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
中国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大学有哪些?1、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镇。除了严整的教学培养体系之外,本科同学有浓厚的科研氛围,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就有学有余力的同学开始进入实验室或相关科研机构(如MSRA),跟随导师从事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也是不容小觑,每年都有十余位本科同学在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2、北京大学
一、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985类大学有哪些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985类大学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等。二、人工智能专业简介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
一、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211类大学有哪些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211类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北京交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长安大学等。二、人工智能专业简介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
一、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理科类大学有哪些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理科类大学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河海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长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山东理工大学、成都工业学院、黑龙江工业学院、烟台南山学院、沈阳工学院、上海电机学院等。二、人工智能专业简介人工智能(Artif
一、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综合类大学有哪些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综合类大学有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聊城大学、湖北大学、枣庄学院、湖北科技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南华大学、济南大学、湖南城市学院、红河学院、南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燕京理工学院等。二、人工智能专业简介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
人工智能专业是新设立的专业,发展前景好,有哪些院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是新设立的专业,发展前景好,有哪些院校开设?人工智能技术专业是新开设的技术专业,致力于塑造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应用性优秀人才,促进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基本建设。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依据通告,全国各地一共有35所高等院校获第一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质。人工智能技
一、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双一流类大学有哪些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双一流类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北京科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武汉理工大学、河南大学、湘潭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二、人工智能专业简介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
2023-09-14 03:29:48
2024-04-29 11:43:32
2024-02-25 13:19:48
2024-02-22 02:46:23
2024-04-30 02:22:12
2024-04-21 21: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