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要求最多能加多少分

2024-08-10 16:20:44 | 橘子网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要求最多能加多少分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橘子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要求最多能加多少分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要求最多能加多少分

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在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获得一定分数的加分,用于投档;一旦达到高校投档条件,是否录取由高校审查决定。少数民族考生的最高加分可达20分。
1. 福建:2021年,福建省19个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高山和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海岛等少数民族考生,可以获得高考加分,加分值为5分。这19个民族乡包括福鼎市硖门乡、上杭县庐丰乡、福安市坂中乡、穆云乡、佳阳乡、康厝乡、霞浦县盐田乡、蕉城区金涵乡、水门乡、崇儒乡、龙海市隆教乡、连江县小沧乡、漳浦县湖西乡、赤岭乡、罗源县霍口乡、惠安县百崎乡、宁化县治平乡、永安市青水乡和官庄乡。
2. 安徽:2021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在高考中获得5分的加分。
3. 江西:江西省在《江西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的实施方案》中提到,对8个民族乡以及82个民族村的高考加分政策实行3年过渡期,从2020年到2022年,高考加分分值为5分,即2021年江西省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均为5分。
4. 四川:三州十七县两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本科一批高校可以加25分,报考其他高校可以加50分;攀枝花市东区、西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本科一批高校可以加10分,报考其他高校可以加25分;其他散居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需要注意的是,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分值超过20分的项目,原则上适用于省内高校。省外高校在川招生,若认可该规定,最多可加20分。
5. 上海:高中阶段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在高考中加5分,由报考学校审核录取。
6. 湖南:2021年,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及经国家批准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和桑植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在高考中加20分,面向全国招生高校投档录取使用。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具体数额一般为5至20分。我国普通高校招生能够享受民族优惠政策的考生加分项目共有四个类别:第一类是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加20分,在全国高校投档使用;第二类是少数民族人口过半的县内的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加10分,省属高校投档使用;第三类是散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加5分,仅限省属高校投档使用;第四类是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过半的县内的汉族考生,可以加5分,仅限省属高校投档使用。
考生或考生家长需携带考生审核表一式两份,到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或公安局户籍部门进行办理。如果民族成分、户籍没有发生迁移,或者没有补录的考生,则不需要到乡镇派出所,直接到县公安局户籍部门办理。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要求最多能加多少分

加分投档是什么意思

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可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增加的分值不得超过20分。

什么是加分投档

加分投档就是教育部规定的"可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投档"的简化。举例来说,某位考生高考成绩总分535分,可他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加20分投档的条件,于是,省级招生办就可以555分的招投总分向这位考生的第一志愿院校投档。需要强调的只是在投档时加分,仅此而已;至于加分投档到学校以后如何处理,即高校对加分投档考生的如何处理,根据国家的现行政策,就不是加分投档的范畴了。

怎么报考容易进档

高考结束对考生和家长来说,最重要还是高考志愿填报。对比几年前,那时候填报志愿,就只有查一本厚厚的志愿参考书,当时网上关于怎样报考学校的信息真不多。那时候最多就是咨询考生的班主任。

在前几年报考志愿有个很大的参考标准,就是这个专业火不火。有几年计算机专业特别火,所以很多家长一窝蜂地都让孩子报计算机专业,谁知道出来之后才发现这专业很尴尬,找不到关联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现在新高考情况下很多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中就更尴尬了。 橘子网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要求最多能加多少分

投档加分什么意思

橘子网(https://www.tiejuz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投档加分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

投档加分是教育部规定的“可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投档”的简化。可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投档是各地招生办根据考生分数、志愿填报情况和各大学在该地的有效招生计划调档比例,把考生档案投放给招生学校。在每一批次投档前,录取管理组会同信息技术组写出投档模板书面报告,报分管领导审核并经院长审定后,信息技术组负责设定计算机投档条件模板。

以上就是橘子网为大家带来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要求最多能加多少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橘子网:www.tiejuz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
与“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要求最多能加多少分”相关推荐
少数民族可以加多少分,高考加分
少数民族可以加多少分,高考加分

少数民族可以加多少分,高考加分1、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增加10分;2、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增加10分;3、烈士子女增加20分;4、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增加10分;5、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及以上或被大军区及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增加20分。考生由所在学校(往届生由户藉地街道、乡镇)出具证明,携带标明为少数民族成份的身份证、户口簿,到

2024-10-18 05:44:05
湖北技能高考少数民族加多少分
湖北技能高考少数民族加多少分

湖北省高考加分政策2023年2023年湖北省高考加分政策如下: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

2024-10-16 10:41:44
高考少数民族加多少分?
高考少数民族加多少分?

高考对常居汉族的加分原则高考对常居汉族的少数民族不加分。只有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五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以下简称《加分瘦身意见》)针对近年高考存在的因“加分”导致的造假、舞弊以及全民奥数热等乱象,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及两项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等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此

2024-10-25 06:34:40
少数民族高考加多少分
少数民族高考加多少分

关于甘肃省高考少数民族加分的问题(在线等待)你直接打电话问甘肃省招生考试院,不就得了。而且你学校下发的报考指南里面会有这个政策的详细介绍的。网上的人,对你生的这个情况也太清楚。下面是我在你省招办网站查到的信息:我省的考生特征项目及照顾分数有:(1)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经市(州)党委、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由新闻媒体报道,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者,录取时文化课

2024-10-17 12:18:18
海南少数民族考生能加多少分
海南少数民族考生能加多少分

海南少数民族考生能加多少分海南作为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高考加分政策对少数民族考生有着特殊的规定,其中最显著的加分项是20分。这一政策的制定旨在推动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录取率。除此之外,海南省还为农村考生和贫困考生提供了额外的加分机会,进一步扩大了政策的覆盖面。加分政策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了对不同背景的考生进行加分,其中海南省的加分政策是全国最为宽松的,最高可达到

2024-12-16 17:53:43
加分政策四川高考少数民族彝族加多少分
加分政策四川高考少数民族彝族加多少分

加分政策四川高考2019少数民族彝族加多少分加分政策四川高考2019少数民族彝族加10分。1、增加20分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有下面几类:(1)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受到省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表彰者;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

2024-11-25 23:45:24
民族加分加多少
民族加分加多少

民族加分加多少法律分析: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由各省教委决定,不是由教育部统一规定的,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教育局的规定,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北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加分,分值为5分。法律依据:《北京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第四条第七款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大幅减少、严格控制高考加分项目。从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市三好学生、市优

2024-10-21 21:36:09
广东少数民族高考加多少分
广东少数民族高考加多少分

广东少数民族高考加多少分2023年广东高考少数民族加5分。广东省2023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1、报考民族院校民族班(含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少数民族生)计划的少数民族考生,单独划线。2、报考其它高等学校专科层次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其文化课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3、报考普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的少数民族考生,根据省招生委

2024-09-21 05: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