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6 03:51:35 | 橘子网
大多情况不会,学校一般是按照多于计划招生人数的,投档比例一般不是1:1。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被调剂到的专业有专业要求(比如英语等小语种,需要英语口语成绩),但是不满足这些条件,就可能被退档。
高考分数线所填高校的投档线,但未达到所选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同一时间呢该高校还有部分专业未招满人,这样就会被调剂到未招满人的专业,若是不服从调剂那么该所高校就不会录取,于是就会出现退档的情况。
扩展资料: 橘子网
服从调剂有极小的几率被退档,有的学校录取时采取专业差录取,比如第一专业和第二专业专业差为2分,依次之后的专业差为1分,到最后第一专业和第七专业分数差值为8分,投档规则为高分优先。
如果到了第七志愿还没有录取,填了服从调剂的,如果其他其他专业有名额的话,一般为冷门专业没多少人选,会把你安排过去,如果遇到第七志愿没被录取的人多时,就有竞争了,最后如果没有名额了,高校完成了招生计划,就会退档。
橘子网(https://www.tiejuz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吉林高考能在网上填报志愿吗?的相关内容。
不能,据悉,今年我省继续实行在文化课考试结束,通知考生成绩后,组织考生分两次填报高考志愿的办法。时间分别为6月24日~26日,8月8日~10日。报志愿时如果所报考大学过了投档线但专业分不够填了服从调剂的话会被退档吗这个有可能。在这在平行志愿模式下只允许105%投档,通常大多数学校承诺上线服从调剂不退档,因为各高校通常没有把所有名额投放出来,留有少量机动名额。但是也有部分学校不承诺上线服从调剂不退档。比如北京北方工业大学就表示,上线没够专业线的考生随机调剂到其他没有录满的专业,如果所有专业全部录满则退档。不过这种学校很少。具体
如果第一志愿投档成功,且服从调剂,一定会被录取吗?不会。已经投档到这个学校,那就只有在这个学校,填报的专业不上线,服从调剂基本上都没问题的,如果被学校退档的话,那就只能去填报征求志愿或者下一批了。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3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扩展资料
填报志愿分几批?内蒙古考生填报志愿实施网上分段多次公开征集志愿办法,填报志愿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现场填报各批次志愿,考生通过填写《考生志愿信息采集表》或填涂《考生志愿信息采集卡》,由旗县区招生办公室负责录入各批次考生志愿。第一阶段各批次考生志愿的设置是:本科提前A、本科提前B、专科提前均各设第一、第二两个志愿,并各设愿否服从调剂录取。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及高职高专各批次
高考征集志愿不服从调剂被退档影响后续二批录取吗?不影响。一批征集志愿的时间和二批的录取时间是不重叠的,再者征集志愿的录取非常快,一般是前一天限制的四个小时内报完,第二天结果就能出来,是非常快的,不会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即使不服从,投档分够了,专业分不够,也会马上退档,不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不服从调剂会影响平行志愿下的录取,档案被前面的院校提取后,又被退档,那么,就没有机会再被平行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几个一般每个录取批次可以报4-6所大学,每个大学能报6个专业。由于各个省市志愿填报情况不同,所以报考学校专业个数也不统一,具体如下:以普通类本科批为例:1、新高考地区(14个省市):1)福建、江苏:最多可填40个志愿;2)广东、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个志愿;以上5个省份都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每个志愿设置6个
志愿填报中第一志愿分数够投档分但专业分不够在山东会被退档吗?在志愿填报中,第一志愿分数够了投档分就会被投档,专业分不够在山东省会不会被退档,应该了解山东省2022年的高考志愿设置及投档规则,只有掌握了规则才能够确切知道高考考生什么样情况下会被投档,什么样情况下会被退档。山东省2022年高考普通类常规批次是实行专业+院校的平行志愿填报方式的,这种填报方式的特定就是1个专业+学校为一个志愿,考生
平行志愿怎样填报更合理平行志愿填报要注意三点:一是量体裁衣,二是拉开梯度,三是冷热兼顾。量体裁衣是说我们要计算出分差,各所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每年都有所变化,在参考分数线的时候,一定要把分数线转化为分差,这个分差就包括了院校的分差、专业的分差和自己成绩的分差,这个分差是一个什么概念呢?院校分差是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减去当年的省控线,举个例子,比如说某年某省理科省控线为520分,某所高校当年
河南本科二本分数线2023年河南本科二本分数线:文科分数线465分、理科分数线409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是指“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招生批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近年积极推动各地开展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批次合并体现了国家改革的总体方向。截至2019年06月,已有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浙江
2024-09-20 21:59:25
2024-10-27 11:12:56
2024-09-29 08:50:16
2024-11-14 06:34:11
2024-09-22 16:51:37
2024-11-30 16: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