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不妨全部取消你?

2025-01-04 02:50:18 | 橘子网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不妨全部取消你?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如何看待高考加分不妨全部取消你?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不妨全部取消你?

高考加分项目取消是进步还是退步

高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命运的转折点,也确实是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但也只是相对公平。刚开始实施加分是为了抵消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手段,逐步取消加分项目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选择,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肯定是好事。已经取消的5类全国性加分项目和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推动少数民族加分更加精准,各种各样的加分项越少,高考的公平公正就会越多的得到有效保障。毕竟,高考的现行机制残酷无情,你比别人高一分,就领先别人一千名。减少点加分项,能减轻点学生压力,不用再从小费心费力的学习奥数,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了。但其实加不加分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并不大,获得加分的毕竟是少数,真正对教育公平影响大的还是在于各省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各省份重点大学录取比例差距悬殊,这其实也是因为各省份教育资源不均导致的。当下确实应该着力解决各省教育资源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要不然地区发展会越来越不平衡。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不妨全部取消你?

高考加分项目该不该取消?

高考加分政策不应该被取消 橘子网

  1. 高考被称为“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它与中国许许多多的家庭息息相关。有关高考,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这场考试也被称为最公平的考试。但多年来,对于高考的加分政策,不论是考生或者家长,抑或是老师,心中都有些许的不满和疑惑:这种高考加分政策的实行,是在帮助学生还是在无形中增加了考生的压力、让考试变得不那么公平?诚然,高考加分政策有它的道理,有些加分是不可取消的,如烈士子女加分政策等,这样就非常的不公平了。
  2. 但是有些加分项是否具有实用性仍需讨论。如本次教育部取消的项目中的体育特长生、科技类竞赛加分等,它们的存在,难免会让学生进行所谓的“内卷”,高中生们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余还要分心去“卷”竞赛、“卷”特长,如若不然,别人有了加分而你仅靠着裸分,岂不是在起跑线上便落下了一大截?甚至于,这类加分政策有时会被官场、资本钻了空子,成为滋生不公的平台。如此看来,这些项目的取消是大有裨益的。近年来,各大高校对考生的成绩要求与日俱增,对高中生的学习和心理都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而有些加分政策看似唾手可得,不少学生和家长便打起了它们的念头,家长们为了能让孩子考入一个好的大学,为孩子报这个补习班、报那个兴趣班,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将压力一股脑放到孩子的身上,只盼着孩子能够获得加分的资格,但这样的做法往往压垮了孩子的心理,不少高考生不堪重负。教育部取消加分的背后,也正是对这些学生的保护。
  3. 需然有些学生或家长们,是对于这个政策持否定态度,而且还认为这种做法对自己不利,但笔者认为,取消部分加分或许会对部分受益考生不利,但这不是断了考生的升学之路,而是让学子们更公平地站在同一起跑线竞争,同时减轻学生的压力,让更多学生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学业中,考生们也不应该将目光放在加分政策上,琢磨着怎样可以剑走偏锋超越他人,而应该将精力投入学习。取消这类加分的背后,不是对特长生、竞赛生的否定,而是对更多考生的保护,减缓内卷、保障公平。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不妨全部取消你?

如何看待高考加分不妨全部取消你?

橘子网(https://www.tiejuz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如何看待高考加分不妨全部取消你?的相关内容。

高考加分政策引发的争议与腐败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各地高考加分项目的增多,权势者与普通考生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加剧。不合理的加分制度,实质上已成为权钱交易的温床,不仅未能激励学生正面努力,反而滋生了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现象,严重损害了高考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高考,作为国家选拔人才和影响青年命运的关键环节,理应坚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所有考生应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是维护高考公平、公正的基石,也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底线。

针对当前高考加分政策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果断措施,彻底消除加分制度带来的腐败风险。取消所有加分项目,确保所有考生在高考中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是实现全民公平的必要之举。对于那些具有特殊才能或品德优异的考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给予相应照顾,而非通过加分这一不公平方式。

综上所述,取消高考加分制度,回归分数至上的选拔方式,能够有效减少腐败风险,维护高考公平,保障教育的公正性。通过构建更加透明、公平的高考体系,我们能够为每个考生提供一个公正的竞争环境,为国家选拔出真正优秀的人才。

以上就是如何看待高考加分不妨全部取消你?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橘子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橘子网:www.tiejuz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
与“如何看待高考加分不妨全部取消你?”相关推荐
如何看待高考取消加分现象 新闻评述
如何看待高考取消加分现象 新闻评述

如何看待高考取消加分现象新闻评述取消一切加分政策,用一个分数去裁判所有考生,如此很符合大众的“裸考”呼声,此后的考试制度自然是最“没有漏洞”的制度了,自然也是最公正不过的政策了。但是,我们当初设计高考的加分政策的本意就是要让僵化的高考制度有所变通,以更符合人性的要求。如今,我们却因噎废食,提出彻底取消全部加分政策,回到教育改革的起点,继续僵硬而呆板的“一考制”,兄乱如此“走回头路”真的好吗?

2024-10-29 20:32:13
如何看待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如何看待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如何看待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贵州政府提出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也是基于贵州的特殊情况所决定的,一方面贵州本身就是一个少数民族大省,所以要少数民族占全省学生人口高达40%,所以正是因为如此,很有必要切实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项,切实维护教育公平,另一方面对于少数民族来说,通过公平竞争来获取高考成绩,有利于激发少数民族学习兴趣,切实维护教育公平性,所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

2024-11-04 03:07:14
怎么看待取消高考加分?
怎么看待取消高考加分?

怎么看待取消高考加分?我支持取消高考加分理由如下:一、高考是自封建社会延续下来的最公正的选人体系;二、高考之管理以及监督也是最科学的;三、高考在最大程度上规避了中国人情关、宗族关系对科学选人的影响;四、我国现在尚未找到种比高考更科学的选人制度。至于加分,实际上就是在破坏高考体系,还美其名曰发现各类人才。我们应当注意到,所有加分之项目都在掩饰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

2024-10-28 23:30:33
你如何看待教育部要求逐步提高艺考文化课录取线这件事?
你如何看待教育部要求逐步提高艺考文化课录取线这件事?

你如何看待教育部要求逐步提高艺考文化课录取线这件事?教育部发布了意见表示将会逐步的提高艺考的文化课录取线,因为有很多网友都觉得如今艺术界的门槛过于低了。有很多网友都觉得有些学生之所以会走艺术这条道路,就是因为觉得文化课太难了,艺术对于他们而言是一条退路,所以说文化课的成绩对于他们来讲根本就不重要。这样的想法是不应该存在的,因为选择艺术这条道路应该是非常的热爱艺术,而并非仅仅只是将艺术

2025-01-01 12:57:42
如何看待新高考不分文理科?
如何看待新高考不分文理科?

如何看待新高考不分文理科?如何看待新高考不分文理科?首先不分文理科是中央部署全面深化高考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旧的高考模式已经实行了四十多年了,在不断发展的社会条件下,旧的高考模式已经显得不适应了,弊端也逐渐突出。例如,在信息时代,学科交互,知识相通是社会进步的原始动力

2024-10-14 22:29:01
你如何看待粤港澳共同承办2025全运会这件事?
你如何看待粤港澳共同承办2025全运会这件事?

你如何看待粤港澳共同承办2025全运会这件事?引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是国家的战略,而且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重大的赛事举办,那么如何看待粤港澳将共同承办2025年全运会这件事呢?一、意义非凡这件事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也意味着2025年的全运会将是最特殊的全运会之一。它代表着在2025年的时候,粤港澳三个地区一定能够在协同合作的情况下,共同助力2025年全运会的

2025-02-27 15:11:15
如何看待“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
如何看待“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

如何看待“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个人觉得985除了毕业薪资、工作地点、考研优势,985大学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实践机会....一般普通高校也根本无法与之相比。那么借用过来人分享几条应考的经验:1.天赋+心态通过努力训练当然都会提高,但没有天赋,达到某一领域的顶尖水平几乎不可能。高中学习也是如此,想考上好大学,需要有一定的智力因素做基础,这一点不能回避。2.有目标+会思考

2024-12-17 13:37:28
国家取消高考特长加分,对此你怎么看
国家取消高考特长加分,对此你怎么看

2019年天津高考高考加分项目减少天津高考高考加分项目再“瘦身”5类全国性加分项目被取消相关细则本市正在制定中主持人:新年伊始,教育部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取消的加分项目包括体育特长生加分、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科技类竞赛加分、省级优秀学生加分以及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等五项。仅保留了“烈士子女”、“少数民族”等六项。市教育招生考试院高招处昨

2024-10-24 20:23:45